大盘在3300点下方有反复 切记这七条投资主线
2017年12月6日,年尾时节,虽寒冬凛冽,但依然阻挡不了投资者的热情,太平洋证券在昆明召开大型年度策略会,今年正值太平洋证券上市十周年,此次策略会对于该公司也具有着非凡的意义。
此次活动,太平洋证券邀请了来自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贸易研究院等5位重磅经济学家齐聚昆明,一并邀请涵盖金融、地产、电子、计算机、机械、化工等多个行业上市公司共213家,同时邀请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各金融领域超过200家机构投资者进行深度交流,参与人员超过1000人。
这么多专家学者,都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核心观点: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提出:“产业转型是势在必行的,将产业政策中心地位转为竞争性政策基础性地位、产业政策辅助地位,要回归产业政策弥补市场失灵本源。”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论坛上探讨了“新时代”的开放经济的意义,他提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规则体系中地位有度上升,要从单纯“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
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则对明年投资策略进行展望:“明年第一季度商品活跃,价格高位;二季度后美国加息预期稳定,而中国国债、利率债已经过度预期后会迎来投资机会;股票市场机会始终在安全资产上,大的有很好现金流的公司是重要的安全资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兼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肖立晟认为:在贸易贡献转正,投资和消费同步向上的支撑下,中国宏观经济2017年整体会有超预期的表现。
除了重磅经济学家的观点交流,此次策略会太平洋证券还设立了非银、电子、大消费等多个分会场论坛,轮番上阵。如太平洋证券非银行金融业分析师孙立金从证券、保险及多元金融三个板块阐述了未来投资策略;太平洋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刘翔展望2018电子级行业依然发展动力十足,继续沿着产能转移、创新升级、技术变革的方向演进;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黄付生认为,白酒高景气持续,食品龙头加速复苏。
2017年是太平洋证券上市十周年,太平洋证券董事长郑亚南在论坛开场致辞:
太平洋证券上市十年来,公司的全体同仁,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共同成长。十载风雨砥砺,十载风华秋实,不断壮大资本实力,各项业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公司以守正出奇为行为准则,追求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追求股东和社会价值最大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公司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以差异化经营为特色,追求培育行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过去十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硕果累累的十年,十年快速发展也是新的起点,公司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确定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2017年公司大力支持研究院开展卖方研究业务,组建了一支精干、高效、实力较强的专业化研究团队,研究领域覆盖宏观经济、投资策略、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金融、食品饮料、计算机、电子、化工、机械、新能源、文化传媒、军工、医药等10个重点研究团队,团队成员专业素质较高,市场经验丰富,研究过程追求前瞻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已经在业内产生一定影响力,在短期内快速树立起了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卖方研究的口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公司研究业务将实现研究与服务并举,有意义与有价值方面等量齐飞。
6日齐聚一堂,论道资本市场,大国崛起,决胜价值,把脉新经济,共话投资时,彩云之南谱写新时代的最美华章,让我们共同面向未来,一起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之路。
回首丁酉年,价值回归,蓝筹崛起。伴随欧美经济的强劲复苏,海外市场波澜壮阔;A股市场在经济平稳下行的预期中,虽波澜不惊,却已开启了一轮“慢牛”征程。
本次策略会上,太平洋证券邀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冯海发,国家发改委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巡视员魏加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齐聚春城,共同展望新一年的经济形势。十九大成功召开,“新时代”定义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目标”开启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征程。“新经济”、“新业态”,A股市场正在孕育新的活力。踏遍山河,过眼千帆,且看新年,强国崛起,决胜价值。
五大经济学家春城论剑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先生就新时代的产业政策转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于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黄所长提出,产业政策的转型势在必行要调整思路:将产业政策中心地位转为竞争性政策基础性地位、产业政策辅助地位;回归产业政策弥补市场失灵本原;要在政策目标、功能定位、支持对象、实施方式和政策手段等方面都作出切实改变。
同时他强调,在产业政策转型背景下会有新的机遇,产业政策将聚焦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论坛上探讨了“新时代”的开放经济的意义,他提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规则体系中地位有度上升,从单纯“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不满足于仅仅充当国际规则的被动跟随者,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担任制定者和引领者;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把握机遇,不畏挑战。“新时代”中国经济全球定位的发展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份额回归历史常态;第二中国已经从农业国转为多样化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并将长期保持这一地位;第三,中国兼具第一出口大国和数一数二进口大国双重地位;第四,我国向外输出从货物输出转向持续的商业性资本输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本次策略会重点交流《经济展望、货币币供给机制与政策选择》,对于2019年-2020年的展望,张平老师着重阐述了三个方面:
第一,GDP由于2016年6.7%、2017年6.8%,2018-2020年保持6.3%就能翻一番,2018年是改革的重要的年份,经济增速允许适当放慢到6.5%以下;
第二,经济结构和宏观框架都需大的转型,2018年设定为改革开放年,特别是央行货币发行机制、财政改革、经济结构服务化后的管制放松、全面环保政策的结构调整;
第三,美国的持续加息和减税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重大的冲击,而中国的周期调整被打乱。货币政策方面,张平提出,继续严的金融监管,特别是资管新政,到2019年6月启动,过渡期都是处于风险处置阶段;同时国内加息压力存在;环保风暴继续,环保税呼之欲出;地方债务风险继续严控;资本流出管制依然不会太放松,人民币具有贬值压力。对于配置建议他给出,明年第一季度商品活跃,价格高位;二季度后美国加息预期稳定,而中国国债、利率债已经过度预期后会迎来投资机会;股票市场机会始终在“安全资产”上,大的有很好现金流的公司是重要的安全资产。
五位专家分别从经济政策、新时代产业转型、市场化改革方向、新时代开放经济和货币供给机制转变及宏观政策改革五个方面共同论证了“新时代”下的宏观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估值重构,决胜价值
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肖立晟认为:在贸易贡献转正、投资和消费同步向上的支撑下,中国宏观经济在2017年整体会有超预期的表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结构优化,为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度过工业化高峰期之后所呈现的经济下滑情况相似,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将处于长L型底部。中国经济增长向潜在产出不断的收敛。尽管如此,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展现出较多的积极因素,包括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之下所带来的中国出口稳步回暖;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基建投资维持高位,地产投资缓慢回落等因素的支撑下仍会有不俗的表现。
总体来看,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将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货币政策方面,2018年中国将面临外围经济体政策收紧不断加强,CPI上冲压力凸显,以及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推进的影响,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中性甚至偏紧的局面。但是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资金脱虚向实等政策导向之下,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将不断的改善,而这种改善将为中国明年的宏观经济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
对于2018年宏观经济形式,太平洋证券策略分析师周雨总结道,未来结构性牛市持续,估值重构也会持续。行业集中度提升使得大企业相对竞争力与绝对竞争力不断增强;小盘股估值绝对值仍然偏贵,而业绩增速却无法消化此高估值,故蓝筹白马的相对吸引力仍然远高于小盘股;IPO发行速度趋快难见拐点,小盘股的“壳价值”趋于消失;国际市场的核心资产持续受追捧的现状带来的“学习效应”,从博弈角度来看估值重构仍将为明年主旋律。
外部需求与中国经济短周期下滑、中周期复苏、长周期崛起共振,经济不悲观。从长远的中周期来看,无疑已经迎来了复苏,投资回报率改善初显,新动能有效改善了经济的结构;从更长远的长周期来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未来更加值得看好。从外部需求看,发达经济体的需求扩张存在外溢效应,美国欧洲失业率显著下降带来通胀预期,外需将带来更大动力。
在货币政策方面,去杠杆贯穿今年全年。从年内的两次重要会议(十九大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题来看,去杠杆、防风险已经取代了过去金融创新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主线,“大水漫灌”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然而,CPI中权重最高的食品项依然低迷,通胀预期迟迟未到也制约了货币政策收紧的空间。货币政策难松难紧,预计在2018年年内最多有一次加息,大概率不加息。
估值重构,决胜价值,在此核心逻辑的基础上推荐七条投资主线:
第一,金融地产再唱估值重构主旋律,银行板块建议超配。
第二,强周期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托底,继续看好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业绩增厚、估值合理的周期品。
第三,制造强国,“弯道超车”正当时,看好电子(半导体、PCB、电子下游应用等)、5G行业。
第四,硬件为王,走向国际,“押注”真成长,看好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实现进口替代等领域。
第五,消费升级与下沉仍是长期趋势:其一,乳制品在通胀预期牵引下有望再获超额收益;其二,家电龙头仍有安全边际,智能化或是新风口;其三,汽车高成长预期正在兑现,无人驾驶+自主崛起+新能源汽车成为主要入口;其四,进口替代与苹果产业链仍有深挖空间,渗透率为王,需求端推动量价齐升。
第六,一带一路,优势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第七,绿色中国,生态建设不停息,看好环保板块的趋势性机会。
相关阅读
-
10-27
-
10-10
-
10-08
推荐阅读
-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
-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
-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
-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
-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
-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
-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