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中国的雾霾已经严重到什么地步了呢?国内一项研究证实,因为空气污染,中国每年或将有35万至40万人“早死” 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甚至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北京人说雾霾严重:站在天安门广场,看不见毛爷爷;上海人听见:哼!今早我们打开钱包抽出一百元,也看不到毛爷爷啊!
这种天气对呼吸系统的损害最大,由于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而且接触面积较大,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中,并且大部分会被人体吸入。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容易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带着”细菌、病毒,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大鼠吸入PM2.5,通过150个小时的追踪观察,发现实验对象的肺组织变硬,缺乏弹性,呈暗红,色灰,并且有明显可见的黑色颗粒物弥散,即所谓的“黑肺”,研究人员表示“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几乎无可逆转。”那么,大家一定要问,难道我们对雾霾真的束手无策嘛?

人类从来不会坐以待毙:
清肺仪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发明,但由于价格昂贵,专业性强,过程痛苦,虽然对洗肺有显著的效果,尚不能做到福泽群众。
随着医疗声学在发达国家的流行,一种非侵入性装置受到了追捧:朗弗罗®肺笛旨在通过松动和清除气道残留分泌物改善气体交换,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炎、支气管扩张、CF、肺癌等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福音。
朗弗罗®肺笛来自美国,外形小巧,结构简单,由哨片,吹嘴和笛管组成。它不需要外部能源供给,由患者手持即可操作。其设计原理模仿健康人体肺部的自然黏液清除系统。在健康人的肺中,支气管壁上的纤毛协调以及有节奏地摆动,可以产生16~25Hz 的振动,使气管内粘稠的分泌物变得稀释,并运向喉咽部,最终通过咳嗽或者吞咽排出肺部。

当患者向这个像笛子一样的管子里吹气时,它会稳定地发出16-25 赫兹的低频振动并将其传递到患者的肺部,将里面淤积的粘液振散,这样就能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的将粘液咳出来,通过雾霾被吸进肺里的粉尘,病毒以及有害物质会随着被振荡的粘液排出体外。 (当患者通过笛子样的设备呼气时,管子内的哨片、器械和肺腔一起振动产生与肺分泌物共振相似频率的声波,启动纤毛的清除过程。)

或许中国人对它稍许陌生,但其实朗弗罗®肺笛自2007年开始就不断的获得医疗技术奖,201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医疗设备创新的卫生技术汇编-低资源设置,2015年更被冠为“结核病诊断,目前市场和未来的最新技术”。早在2009年,这项技术就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专利审批,是美国专利的肺部健康工具,美国原装进口,通过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并获得中国授权的专利为“用于使肺分泌物变稀的装置”,并获得药监局批准作为II 类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烟民、尘肺病,更多的是雾霾严重的都市普通职业白领饱受折磨,让每一次呼吸更加轻松,绿化家庭的呼吸道刻不容缓,这种简单便捷的保健医疗产品必将成为市场的宠儿。

(责任编辑:玲子)
来源http://www.china-qyzx.com/a/gundongxinwen/2016/0418/1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