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在广大烟民看来,抽烟与否,顶多是一种生活习惯,而非疾病。但WHO早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 属精神神经疾病),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根据《2014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已经成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癌症,发病率高达35.23%,死亡率达到27.93%,而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诱因。
全世界每六秒钟就会有一个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烟草使用更是中国的头号“杀手”,它每年导致120万人死亡。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升至每年350万。全球范围内,16%的男性死亡和7%的女性死亡是由烟草导致的。2011年,烟草使用夺去了约600万人的生命,这些死亡约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现在抽烟群体逐渐年轻化,肺癌的发病群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与环境污染等也有关系。癌症的发病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吸烟是其中很重要的诱因,50岁以上且有20年以上吸烟史的人群都是肺癌的高发人群。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发病与吸烟有很大关系,最近几年这两种癌症在整个肺癌种类里,所占比例有所减少。呼吸疾病的研究专家说,近年肺腺癌发病率上升,猜测与吸二手烟、空气污染等有一定关联。
45岁以上及有较长吸烟史的人群应当每年进行有关筛查。早期肺癌的治愈率达到70%以上,“目前看来,70%以上的肺癌患者来检查时已经是中晚期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仅有20%左右。”南京某肿瘤医院的主任不无惋惜的对记者说道。

吸烟的危害主要是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绒毛功能,使痰增加。那么,如何排痰就成为老烟民们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美国一家名为Medical Acoustics LLC的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祛痰仪器--肺笛(Lung Flute ),可通过声波的振动帮助烟民将凝滞在肺部深处的痰液较为轻松地咳出来。2009年秋,这项技术获得了FDA和欧盟的许可,可用于诊断呼吸疾病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