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预计物价将逐季下降,不能断定全球进入金融危机

来源:北京商报时间:2020-03-23 10:44:18

目前断定全球已进入经济危机还为时尚早、物价预计会出现逐季下降的态势、对有条件的险企放宽权益投资占比30%上限……3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在会上就物价、金融危机判定、险资入市等问题逐一回应。

物价预计将逐季下降

物价未来如何走,货币政策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上会如何平衡?央行在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民经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会逐渐跟上来,商品供给正在逐步改善。物价整体的形势将会逐渐趋于缓和,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预计会出现逐季下降的态势。”陈雨露指出,货币政策首要的是要保持币值的稳定,既要保持对内物价水平的稳定,又要保持对外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陈雨露介绍,2019年全年CPI同比上涨了2.9%,拉动上涨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因为猪肉和其他部分食品价格供给不足所导致的。随着各部门陆续出台保供稳价的政策,积极进行预期引导,2019年通胀的预期是稳定的,通货膨胀的预期没有发散。2020年1、2月的CPI同比上涨了5.3%,这里既有结构性因素的拉动,同时又叠加受到了疫情对供给的影响。疫情对供给的影响、对通胀的影响可能还会短期持续一段时间。

他进一步表示,物价能否稳定,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基本平衡的,所以不存在长期通胀或者通缩的基础。陈雨露指出,2020年既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同时又能够防范信用收缩的风险和经济下行出现叠加共振,处理好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的综合平衡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全球多国掀起降息潮,中国央行在下一步货币政策宽松方面会不会有更大的力度,颇受市场关注。陈雨露介绍,在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的政策以及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国实体经济已经在边际改善。从3月以来所掌握的支付结算数据来看,实体经济持续向好,估计在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会出现显著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附近。

就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方向来看,主要把握几个方面,一是分阶段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二是充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作用。三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四是要加大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发行金融债券的支持。最后是要继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不断下行。

下一步提升险资入市比例

发布会上,监管部门再次释放出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的信号。周亮表示,下一步,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高、资产匹配状况比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其在现有权益投资30%上限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当然,这是要以良好的风控为基础的。

周亮指出,保险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大长期机构投资者,目前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已经达到了18.8万亿元,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达到2万亿元左右,占到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0.8%。如此来看,险资权益投资比例远低于监管划定的30%投资比例上限。

对于提升险资入市比例,联讯证券认为,首先,资本市场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为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提供更好的条件。第二,我国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较低,原因在于大量资产配置在非标资产上。随着非标资产刚兑的打破,股票等权益资产的性价比将逐步凸显。第三,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进一步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有利于提升市场运行稳健性,并降低A股大幅波动的可能,也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监管部门第一次鼓励增加权益类投资比重。去年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提出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

沪上某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分析,放宽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仅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高和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比较好的公司,一方面与现行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以及去年8月发布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的要求相呼应,落实差异化监管要求,对“好孩子”给予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比例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引导保险公司重视偿付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另一方面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高和资产负债匹配比较好的保险公司往往经营比较稳健,注重保险资金的长期价值投资,体现出监管导向意图,有利于规避部分经营激进的保险公司借政策放宽权益投资比例契机进行二级市场野蛮投资,损害保险机构长期投资者的良好形象。

不能断定全球进入金融危机

近期,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情况更加牵动人心。发布会上,陈雨露表示,目前来断定全球已经进入了金融危机还为时尚早。国际金融危机通常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是否存在国际金融市场跨市场的持续的恐慌性下跌。二是是否出现大量的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三是看全球的实体经济运行是否受到了严重破坏。目前,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许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陈雨露进一步指出,从实际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发生之后,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了高度的稳定性,波动幅度很小。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预期也比较稳定,宏观政策的空间和工具储备是充足的。

“下一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既定的方针和既有的政策框架来做好自己的事情。”陈雨露表示,经过7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大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信贷市场和外汇储备规模,拥有世界第二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所以保持好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就是对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贡献。二是积极参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监测,深入分析和研判本轮国际金融动荡的内在规律,要结合前期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政策经验,及时为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共同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遇到困难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国际救助,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嫡 马佳昆)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华为Mate Xs“一机难求” 催生代抢、黄牛业务

华为Mate Xs“一机难求” 催生代抢、黄牛业务

3月11日消息,经历四轮抢购后的华为Mate Xs,仍然一机难求。从3月5日开始,华为Mate Xs正式在华为商城 各大授权电商,华为体验店 授权零 更多

2020-03-11 18:35:16
茅台董事长李保芳“功成身退”,留给继任者三大难题

茅台董事长李保芳“功成身退”,留给继任者三大难

贵州茅台日前突然宣布换帅,瞬间引爆行业。茅台掌门人,既是权杖,也是镣铐,这在茅台的过往中展露无疑。不仅是掌舵着千亿级别的企业,在某 更多

2020-03-05 09:42:16
南航“极度困难”背后:航司加速数字化转型

南航“极度困难”背后:航司加速数字化转型

近日,国内三大航之一的南航被曝出集团内部在召开有关于集团经营极度困难的应对方案宣贯会。据界面报道,该会议系南航积极应对疫情挑战的内 更多

2020-03-05 09:34:58
阳光城二月谋定后动,发债融资下拿地戛然而止

阳光城二月谋定后动,发债融资下拿地戛然而止

2月份,阳光城(SZ:000671)融资与拿地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面是阳光城积极的扩储动作戛然而止,在1月份接连拿下8个项目后,2月份几乎颗 更多

2020-03-04 11:33:46
海保人寿聚焦网销,业内提醒不可依赖单一渠道

海保人寿聚焦网销,业内提醒不可依赖单一渠道

近日,海南首家寿险法人机构海保人寿交出2019年年度成绩单。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海保人寿保费收入快速攀升的同时,亏损进一步放大,2019年保 更多

2020-03-04 11:31:25
“仿制药王”成“谎话大王”,博瑞医药或面临诉讼及索赔

“仿制药王”成“谎话大王”,博瑞医药或面临诉讼

仿制药王博瑞医药(688166 SH)最近来了一波过山车行情,不仅股价从暴涨到暴跌,声誉也从高峰跌入谷底。3月3日,有律师开始呼吁近期因博瑞医 更多

2020-03-04 11:27:55
明兮破产后,旗下学员是否得到了满意的补偿?

明兮破产后,旗下学员是否得到了满意的补偿?

疫情之下,第一批中小型机构已经有支撑不下去、倒下的情况出现。2月13日,在线教育品牌明兮大语文在家长群中发出停止运营的公开信,并给出 更多

2020-03-04 11:24:53
百威亚太股价创新低:本土酒企崛起

百威亚太股价创新低:本土酒企崛起

3月3日,百威亚太(01876 HK)股价跌入上市新低,最低价为23元 股,收23 30元 股,市值为3085 71亿港元,与半年前上市时的4310亿港元市值相比 更多

2020-03-04 10:01:01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名创优品直播骂观众后 又虚假卖口罩?
    近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名创优...
保险业绩有望否极泰来?营销员转战线上“自救”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
多样化加速实体书店转变,推动探索更新生存模式
    开直播、办网络签售、提供知识服务……抗疫期间,各地实体书店奋...
良品铺子迎来15个涨停 高瓴资本浮盈超22亿元
    3月13日,良品铺子迎来了自上市以来的第15个涨停板,截至收盘,其...
茅台酒瓶供应商也想上市,背后大佬到底是何许人也?
    华联瓷业产品主要销售至境外,集中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
一鸣股份冲A,乳企也选择踏上IPO的资本道路
    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当年的愿景,如今已成为现实。牛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