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员怎样才能成功转型
近年来,会计“考证热”一直持续,会计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然而,当前我国会计人才的结构并不能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财务会计的供给越来越大,但是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管理会计人才更是匮乏。据统计,美国企业财会人员中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占到90%,财务会计只有10%,管理会计人才75%以上的时间都用于决策性工作;日本松下公司财会部80%的人员都在做管理会计工作。而我国企业超过85%的财会人员都在做财务会计,其中80%以上的时间是用于会计账务记录和账务核算,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很大。
解决会计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当前财务会计人才的职业转型。一方面,当前我国会计人才评价主要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考试涉及的财务会计内容相对较多,管理会计内容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财务会计是有会计准则为依据的,而管理会计更注重实践性,虽有很多方法、工具可供选择,但是灵活性很大。也就是说,财务会计人才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一是知识扩充,二是实践积累。要实现成功转型,笔者认为,财会人员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全局意识。会计核算工作是事后工作,记账、复核、编制报表都是对已有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事后“被动”记账;而管理会计工作涉及战略规划、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全程“主动”管理。因此,要做好职业转型,首先要在观念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会人员的转型升级,应培养全局意识,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与公司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企业情况又掌握财会知识的优势,协助管理层制定、实施财会战略,优化业务流程。应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关注市场和行业动态,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