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制药将撤资海正辉瑞 GSK行贿事件引爆行业转型危机

来源:当代财经网时间:2016-11-28 17:52:58

        当代财经网 12月1日讯 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海正辉瑞的两大股东A股上市公司海正药业和美国辉瑞制药或正处于“离婚”前期。在去年以来海正辉瑞业绩大幅下降的压力下,辉瑞方面正考虑撤资离场。

        “业内很多人都已听说这一事宜,分手形式将是辉瑞方面撤资,海正辉瑞今后或将被吸收成为海正药业的一个事业部门或是子公司。目前,辉瑞已向不少咨询公司咨询相关事宜,开始清算离场价值。”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事实上,这并不是近年来第一起跨国药企与本土制药企业一拍两散的案例。早在2015年初,美国默沙东公司就宣布退出此前与先声药业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先声默沙东,而德国拜耳集团2014年整体收购滇虹药业的业绩结果亦不太令人满意。

辉瑞制药将撤资海正辉瑞 GSK行贿事件引爆行业转型危机

        辉瑞制药将撤资海正辉瑞

        资料显示,2012年9月,海正辉瑞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95亿美元,海正药业和辉瑞制药分别持股51%和49%。

        在成立之初,海正辉瑞时任CEO肖卫红曾提出,到2020年,公司营收将超过20亿美元,销售网络将覆盖全国95%的三甲医院、90%的二级医院和75%的一级医院。然而,海正辉瑞发展得并不顺利。2013年和2014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43.19亿元和49.51亿元(人民币,下同),尚在缓慢上升。到了2015年,公司营收却出现了急剧下滑,仅为28.21亿元。在业绩压力下,海正辉瑞2015年接连替换了两位CEO,包括CFO、销售副总裁在内的不少重要岗位成员也接连辞职。

        “2015年12月,苗天祥是以‘救火队长’的身份就任海正辉瑞现任CEO的。据传最快今年12月,苗天祥就会内部宣布辉瑞撤资的消息。”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海正辉瑞的业务未达标,导致其中外母公司在中国区的利润都受到了影响。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此前辉瑞制药在中国区的布局主要聚焦在大医院、大产品上。“一些利润较低的药物倘若通过合规途径销售成本会很高,因此辉瑞制药希望借助本土药企的‘灰色渠道’来打开低价药市场。”该知情人士透露。

        记者注意到,辉瑞制药中国区总裁吴晓滨2012年曾表示,海正辉瑞与母公司辉瑞制药的产品线不会产生重叠,前者主要针对占据中国70%市场份额的仿制药。但这一规划与海正药业对合资公司的期待有所出入。海正药业一直将海正辉瑞定位为自身从原料药企业到制剂企业转型的重要平台,并将大部分的制剂业务也都陆续转移到了合资公司。可以说,海正药业并不满意辉瑞制药对合资公司的角色定义。

        也正因此,海正药业董事长白骅此前曾向媒体透露,在海正辉瑞成立前,海正药业和辉瑞制药针对合资公司的控股权争夺了一年多,最终海正药业以51%的比例拿下了绝对控股权。

        “当时,海正药业有多余的钱和产能,也需要新的产品注入,因而希望通过合资方式拿到辉瑞制药的先进工艺,并希望借辉瑞制药的力量打开海外市场。但海正药业的这些预期最终都没能达成。”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女大学生遭训斥裸体离家  蜷缩在芦苇中目光呆滞
    “女孩裸体外出,一定不会走远,也应该不会在大路上。”鲁国香在...
海口一劳斯莱斯自燃  网友称夏季高温豪车也需防暑
    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和永万路交叉口附近,一辆黑色的轿车发生自燃...
难民当街砍死孕妇 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将其抓获
    德国西南部城市罗伊特林根市24日发生一起惨案,据该政府网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