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有创新意识

来源:当代财经网时间:2016-12-06 11:52:36

  “如果不去衡量创新,你将一无所获!”调查发现,57%的企业在这方面没有作为,而即便有所行动的企业,其衡量方式也非常有限,大多聚焦于成果,比如多少新产品、新服务、新专利等等。“这是滞后的信息,我们需要

业财融合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有创新意识

  ▲会议现场 ▲圆桌会议

  关注的是创新源自何处,这样就需要一些先导性指标。” Kip Krumwiede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美国俄亥俄州某建筑企业,他们的关键考核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资深员工的流失率、成本控制,这就是一家传统基建企业衡量创新的维度;比如某服装设计公司,他们的衡量体系包括了培训投入、吸引力(30岁以下员工的占比)、企业文化(员工满意度)、专业能力(员工是否胜任不同的设计任务)、声誉(新的客户、品牌影响力)、可靠性(物流保障)、新技术开发(电子商务)、创新性(设计研发投入、设计师平均年龄)等等。

  为此,财务高管需要有创新意识,深刻理解价值创造过程并持续寻求创新方式;需要具备战略思维,用战略眼光去思考、去行动、去沟通,努力在公司战略、创新性投资以及如何据此创造价值之间建立联系;在财务领域之外有能力成为有价值的商业合作伙伴;帮助评估、导入并维护新的信息技术。

  不久前,Kip Krumwiede博士还走访了海尔电器,其中的创新文化让他印象深刻。“有些部门就像初创企业一样,和海尔本身的业务看似没有多大关联,却和财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说,财务高管习惯于思考成本驱动因素,但是现在应该多考虑创新性收入的驱动因素,让创新也成为财务部门的职责。

  中国兵装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李守武在演讲中提醒,管理会计并非无所不能,只有明确定位,明晰边界,才能减少实务工作中的阻力。

  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李守武指出,管理会计的各类工具方法已经在企业中大量交叉运用,“跨部门、跨组织工具方法的融合也在提升,比如海尔,已经将财务和IT、人力资源、法务、战略等部门整合为一个功能单元,为业务提供协同支撑。”

  他表示,无论是管理会计工具还是模型,都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快速迭代创新。“最近财政部领导非常关注什么时候能够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践,总结提炼出一些新的工具方法,其道理也正在于此。”这需要继续加大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并使之适应信息技术,实现跨界发展。

  根据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的四要素,分别是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我们首先要正确判断管理会计变革的应用环境。”李守武说,无论是价值创造模式、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更趋向于市场化),还是企业文化与员工诉求,都在变化。以前可能只关心竞争对手、资源占用,现在可能无法确定对手在何处。在融合的背景下,我们更加关注平台、开放、协同与幸福,这样的组织才能长盛不衰。“第二,管理会计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是业财融合,这也是价值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三,工具方法的导入是吸收渗透结合的过程。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信息报告产生颠覆性影响。正如德鲁克所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会计成为最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管理领域之一。”

  作为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之一、国内企业信息化领域领军人物,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营模式及成本系统,激发了高层的信息化需求,推动着技术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集团管控、精益管理、内部市场化、智能规划与分析等成为热点需求。然而“一把手”抱怨最多的还是看不到数据,要释放数据的价值,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还需“数据+管理”的融合。以价值和问题为导向,借助与数据融合的管理工具,以及专业的管理人才,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这也是未来财务价值创造的动力。

  王兴山表示,融合从信息开始,IT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融合,消除了孤岛。新一轮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将融合与创新发展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建设,企业外部与内部信息、整体与局部信息、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都实现了快速融合,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将得到重塑,管理会计的未来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谱写新的篇章。

女大学生遭训斥裸体离家  蜷缩在芦苇中目光呆滞
    “女孩裸体外出,一定不会走远,也应该不会在大路上。”鲁国香在...
海口一劳斯莱斯自燃  网友称夏季高温豪车也需防暑
    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和永万路交叉口附近,一辆黑色的轿车发生自燃...
难民当街砍死孕妇 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将其抓获
    德国西南部城市罗伊特林根市24日发生一起惨案,据该政府网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