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物盘点制度的发展历史 主要目的账实相符防止舞弊

来源:当代财经网时间:2016-12-08 17:39:41

财物盘点制度的发展历史 主要目的账实相符防止舞弊

  到了宋朝,财物盘点制度比前更进一步。宋时的审计部门是比部,“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宋太祖时规定,凡州官到任,必须亲自检阅所管账籍和盘查清点官物。宋太祖还规定“主库吏三年一易”。宋太宗时,将中央库藏分左藏库和内藏库,曾令内藏库使于左藏库对绫罗等财物分门别类登记造册,按月向枢密院报告,内藏库之财物“每千计用一牙钱记之。凡名物不同,所用钱色亦异,他人莫能晓,匣而置之御阁,以参验账籍中定数。”此牙钱,相当于现在仓库中的卡片账,可以随时对照查验盘点,以确定实存数有无差错。从中可以看出,宋朝时对财物的管理已是管、算、查(监盘)三位一体,而且进行了常态化的管理,比之以前单纯的年终盘点和临时盘点更进了一步。

  财物盘点方法在代代相传中,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方法日趋丰富,内容日益完善。财物盘点制度是和仓储管理密切相关的,到了明代,其仓储管理制度更趋完善,组织上更加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方法体系上分运输、验收、会计、审计、起解等环节,对库藏财物进行全过程的控制,财物盘点制度与方法也随之进步。

  制度方面,明代官厅明确规定,凡官物“盘点见数”,一律对账交盘,明确提出要达到账实相符,不符的要进行调整;凡财物盘点,必须开具盘点单,又名“盘点清册”;既有月盘、季盘和年盘,也有交接时的临时盘点;对盘查结果的处理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正常损耗可以报销;户部盘查、内部盘查,结合委派专门官吏盘查、巡按御史盘查等等。盘点方法方面,采用分类盘点和抽样盘点。凡贵重财物如金银、珠宝之类采用逐一盘点,而对粗笨物质如柴草之类,则采用抽样盘点的方法,盘点时还要有巡仓御史现场监盘。明代盘点中区分主次轻重,采用分类盘点和抽样盘点的方法,较之以前的盘点有了质的飞跃。

女大学生遭训斥裸体离家  蜷缩在芦苇中目光呆滞
    “女孩裸体外出,一定不会走远,也应该不会在大路上。”鲁国香在...
海口一劳斯莱斯自燃  网友称夏季高温豪车也需防暑
    位于海口市南海大道和永万路交叉口附近,一辆黑色的轿车发生自燃...
难民当街砍死孕妇 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将其抓获
    德国西南部城市罗伊特林根市24日发生一起惨案,据该政府网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