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已引起业内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6月,中城建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建国际”)的25亿元“点心债”出现违约,部分信托公司等非银渠道融资机构就已经对中城建的整体情况有所警觉。
“上半年中城建国际‘点心债’的违约事件已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此后,我们给中城建做业务的时候都非常小心。”上海一家信托公司信托经理告诉记者,“同时,大家也比较关注中城建的后续情况。因为它虽然不再是央企,已经转变为民企,但仍然是一家中字头企业。”
据了解,4月25日,中城建公告称,原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权已由100%降至1%,剩余99%股权则由北京惠农基金持有。虽然中城建一再强调控股股东变更不会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然而由央企变为一家国有股份仅占1%的民营企业,依旧给资本市场带来不小的刺激。
随后,5月9日,中城建国际公告表示,因实际控制人变更导致触发相关债券协议中的提前赎回条款,公司将于6月20日以面值的101%提前赎回本于2017年7月到期的25亿元人民币点心债“CHICIT5.3517”。
6月20日,中城建国际如期将4.58亿元汇入指定账户,并称因为技术原因剩余款项将在6月24日汇入。随后在6月25日,中城建国际又汇入11亿元到指定账户。但在赎回就差临门一脚之际,事情却发生了变化。截至7月21日,因为境内资金无法如期汇出,中城建国际仍有16亿元左右的债券未能兑付,构成违约。对此,华创证券认为,“随着资本项目放开,外债兑付很难会因为技术原因而受阻,因此无法判断此次违约的真实原因。”
“中城建国际‘点心债’违约涉及到换汇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偶发性因素。但这一事件可能对中城建在国内的信用带来影响,一些银行和非银渠道的资金开始收紧,进而让其信用问题提早暴露。”汇金系一家券商固收分析师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