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财经网2月24日讯 新盘单位越起越细,市场更出现百多呎的「纳米楼」。发展局局长马绍祥昨日表示,政府有留意到这问题,认为这类单位是发展商因应市场需要而兴建,坦言因房屋开发年期较长,期间市场千变万化,政府亦要留有空间给市场适应。但他强调政府会密切留意情况,亦会于每季考虑,卖地前是否需要加入限尺或限量的条款。
问到近期中资高价买地引起关注,马绍祥重申,政府审视标书时,不会将资金来自内地、香港或任何地方列入考虑,因香港属开放型经济体。而近年卖地时,中标财团数量众多,反映市场有竞争,对于未来买家是好事,所以局方会欢迎不同发展商投地。他又说,卖地时要看当时的市况,地价有高有低,政府有独立测量师去评估地皮底价,不会贱卖土地。
资料显示,新财年卖地表一共有28幅住宅地,当中有12幅都属面积逾1公顷的大型土地,更有18幅地提供多达500个单位。此外,地皮集中九龙市区地皮,佔住宅地皮总数逾半,多达15幅,港岛区地皮只有1幅,而新界区地皮佔12幅。
焦点在长沙湾宅地
由于过去中资多喜好购入市区大型土地,市场普遍认为新财年中资仍会继续进取投地。据了解,新财年上半年的焦点地皮落在长沙湾兴华街西对出,地皮佔地达20.77万方呎,可建楼面达98.78万方呎,市场估值达108.5亿元。而新财年启德区8幅新增地皮都位于旧跑道一带,享维港海景,美联测量师行董事林子彬估计有机会再诞纪录,创「百亿地王」神话。
除住宅用地外,政府新财年亦将推出3幅商业/商贸用地和1幅酒店用地供应,下季率先推售一幅位于长沙湾的商贸用地。值得留意的是,3幅商业/商贸用地中,2幅位于启德的用地塬本是酒店用地。马绍祥指出,经检视后,局方认为该两地可改划作综合商业用途(包括酒店),假设该地上的一半楼面用作酒店用途,合共可提供约1,370个酒店房间。
马绍祥昨日亦披露本财年卖地成绩,共推出21幅住宅地,可建约1.45万伙,为2010年政府主动卖地以来新高。连同其他土地来源,如铁路项目、市建局项目等,私人房屋土地供应估计可建约1.98万伙,按年微跌0.45%,但超出年度目标1.8万伙约10%,已经连续3年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