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进入战略加速期 军民融合概念股票迎拉升契机
军民融合进入战略加速期 军民融合概念股票迎拉升契机
投资要点
■军民融合是大势所趋:20余年的和平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但在军事发展的脚步却稍显落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未来的大国崛起之路更加需要强劲的军事实力保驾护航,但目前我国军事发展面临的是外延式提升面临预算约束和内涵式发展动力不足两大掣肘。如果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中国军事实力就能获得巨大提升。军民融合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于2015年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军民融合进入战略加速期:主席于2017年6月20日召开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要强化使命担当,敢于涉险滩、动奶酪,敢于破难题、闯难关,敢于趟路子、辟新径。两天后,国防科工局发布《2017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一切信号都显示着下一阶段,军民融合将加速推进,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成果不断揭晓。
■军民融合的当前投资机会: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会使得军企和民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民生养军研,以军研提民生的新格局,最终实现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并举的局面。军民融合的投资机会,主要从“民参军”和“军转民”两条主线展开寻找目前进程较快,相对具有确定性的优质公司。看好民参军:信息化方向:(雷科防务、金信诺等),军参民可以关注北斗方向(合众思壮等)、通航方向(中直股份、航新科技等)。
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6月20日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军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军民融合是近年来中国军事变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其顺利实施会提升中国军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战略格局,维护遍布全球的国家利益。军民融合并不是孤立的,面对当前美国的战略压迫,中国需要具备与经济地位相称的军事能力,军民融合应运而生。军民协同创新,实现经济与国防的良性互动,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强国的必经之路,是必须牢固坚守的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最新进展和当前投资机会如何?本篇报告为您解读。
1、军民融合是大势所趋
1.1.大国崛起更需要军事实力保驾护航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20余年的和平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但未带来与之相匹配的军事水平。2001年美国GDP突破十万亿美元时,便拥有12个航母战斗群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各类高精尖装备。而2014年中国GDP突破十万亿美元时,仅有一艘辽宁号航母作试验训练。2016年中国军费GDP占比1.4%左右,不到美国3.59%的一半。


由于我国军工产业起步晚,军事投资占GDP比重不高。中国整体军事实力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在数量上,中国现役三代战机数量和先进舰艇数量与美国有较大的差距,相对于我国辽阔的国土仍然捉襟见肘。在质量上,中国虽然在某些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传统领域如精密工业,材料等领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代差,这是工业积累时间尚短所致,是每个国家都必经的历程。与此同时我国面临多重威胁,风险敞口逐步扩大:东突藏独等恐怖分裂势力蠢蠢欲动,朝鲜核问题迟而不决,美国萨德入韩,南海问题等都是切切实实的威胁,不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局。



我国的海外利益迫切需要军事实力来护航。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5》考察的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低风险水平(AAA-AA)仅有1个国家,中等风险级别(A-BBB)有28个国家,高风险(BB-B)有6个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带来更多军事保障需求。主要体现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等级较高:“一带一路”不可避免穿越中亚东亚南亚犯罪和恐怖活动频发地区,而当地政府无力保护中方投资者利益,一旦地区冲突爆发,中方除了撤离无其他任何办法。同时美俄持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军事角力,央视新闻4月7日报道,美国日前指责叙利亚政府军违规使用化学武器,向叙利亚政府军机场发射逾60枚战斧导弹意图推翻阿萨德政权。这意味着美国将直接挑战正在叙利亚布防的俄罗斯防空导弹部队,美俄在叙利亚的对抗从间接对抗或转为直接对抗。这直接加深了“一带一路”国家的风险。
军事保障也是“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随着区域内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的爆发,恐怖主义势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活动异常频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也成为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反恐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迫切需要。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的结果,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

1.2.反制美国战略围堵,需从根本上提升硬实力
虽然特朗普执政后,代理助理国务卿苏珊·桑顿宣布奥巴马竭力推进的“重返亚太”战略已经“正式死亡”,但中美整体上的战略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格局不会改变,特朗普推出的亚太战略“亚太稳定计划”将更加关注军事领域重建美国在亚太的存在。在与美国的战略竞争中,不应当忽视美军军费对比中国有极大的优势。美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警察”,在《简氏防务周刊》2016年军费排行榜中,美国支出军费6220亿美元位列榜首,比后面九个军事开支大国加总还多。而特朗普又一改奥巴马削减军费的既定安排,在竞选时就承诺将会要求国会全面停止国防预算减支,增加军费支出,增加战机和军舰采购,扩大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规模。2月28日,特朗普公布其2018年增加54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的预算,其金额相当于2017年军费预算的10%。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战略压迫主要表现为东部方向的军事存在增加,海空压力增大:
萨德入韩,监视我国弹道导弹.3月7日萨德部分装备已经运抵韩乌山空军基地,萨德安装部署已经开始。6月20日新总统文在寅称环境评估不意味推迟或取消部署“萨德”。萨德系统为美国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此次入韩名义上主要为了拦截朝鲜的弹道导弹。但其探测距离超过2000公里远超韩国防御需要,实则是用于监测中国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导弹发射情况,便于美国反导系统有更长时间发现响应拦截,将极大遏制中俄的战略打击能力,压缩我国战略空间。
南海自由航行,搅乱南海局势.2月18日,美国海军官方发布声明,“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开始进行巡逻。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首次在南海派出军舰巡逻。5月24日,美国海军又派了一艘驱逐舰(杜威号)在南海执行“自由航行”任务,并在美济礁12海里范围内航行。显然,美国并不甘于南海局势趋于平静,仍在制造机会搅乱南海局势,联合盟友实施战略压迫。因此在美国及其盟友的重重战略压迫下,中国迫切需要提升军事“硬实力”来应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局面。

1.3.军民融合显著提升军事能力,激发经济活力
中国未来的大国崛起之路更加需要强劲的军事实力保驾护航,但目前我国军事发展面临的是外延式提升面临预算约束(中国军费每年预算在GDP的2%以下,军中仍然现役大量老旧设备,人员、装备成本逐年提升)和内涵式发展动力不足(军工企业封闭,缺乏激励机制,科研投入巨大,产出效率低,军事技术转化民用不足)两大掣肘。如果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中国军事实力就获得巨大提升。
军民融合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于2015年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军民融合通过军转民获取社会资本,优化产研结构,盘活军工企业优质资产,扩大军事科研使用成果,获取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军工企业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民参军,为军事工业注入活水,提升军工竞争力,促进民企获得更多社会效益。深度军民融合的最直接表现是一些成熟的军事领域制品会拓展成大体量的民用产业,激发经济活力。

2、军民融合进入战略加速期
2.1.高层支持,政策发力
军民融合持续受到高层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军民融合领导层架构已经落地,预示今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最高领导人意志看:主席于2017年6月20日召开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要强化使命担当,敢于涉险滩、动奶酪,敢于破难题、闯难关,敢于趟路子、辟新径。该委员会今年1月22日建立,由主席亲任组长,本次会议作为军民融合第一次全体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军民融合要开始加速推进。主席2015年将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亲自担任军民融合最高统辖机构的主任,连续三年在两会解放军代表团讲话中重点提及军民融合战略,无不展现出总书记对该战略的重视和推动意愿。

从中央部委角度看,工信部透露正在与国防科工局联合编制《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其副部长辛国斌力挺军民融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建立定期降密解密制度,推进国防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与利益分配改革,唤醒躺在专利库里的“睡美人”。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技术成果,加快军民通用标准建设,破除“民参军”的技术壁垒。随着《2017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的出台,军民融合将进入更细节化的,深度的发展中。

从地方角度看,近期有多位军工背景的领导调任到地方工作,或间接支持了军民融合工作。原兵工集团总经理,有“军工少帅”之称的张国清2017年1月升任重庆副书记、市长,成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市长。2017年1月原航天科技总经理马兴瑞升任广东副书记、省长。2016年9月,原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许达哲调任湖南省省长。各地政府主要领导中军工系统出身的已近10人。
相关阅读
- 11-20
推荐阅读
-
-
两连阳为啥还没回本?买入绩优、白马、中大盘股才
一、大盘点评展望周二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沪深300权重带动指数震荡上行。最终沪指上涨0 53%报收3410点,K线上收出一根中阳线;深成指上涨1 更多
2017-11-22 16:17:00
-
-
2017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透露无人车2018年量产 无
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每年的百度世界大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都会带来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关于互联网和整个IT领域的 更多
2017-11-16 11:17:37
-
-
贵州茅台股价突破700元 贵州茅台股价为什么那么
今日贵州茅台延续昨日强势走势,继续大幅攀升,盘中最高价突破700元整数关口,刷新上市新高纪录,截至发稿,最高价报704 97元,总市值超越8 更多
2017-11-16 10:32:47
-
-
百度世界大会今日召开聚焦智能硬件 百度世界大会
据怀新资讯报道,2017百度世界大会将于16日在北京举行。从邀请函上出现的神秘的盒子推测,本次百度将会有AI硬件以及诸多AI新技术发布。从今 更多
2017-11-16 10:17:03
-
-
中国财富总值全球第二但是超4亿人家庭没有卫生厕
瑞士信贷研究所(CSRI)最新出炉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财富总额现已达到280万亿美元,比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高出27%。美国占全球财 更多
2017-11-16 10:07:07
-
-
比特币今日价格大幅反弹逾9% 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
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比特币价格呈现了非常惊险的过山车。由于对于这款加密货币未来趋势存在争议,上周比特币价格出现暴跌,曾一度低于6000美 更多
2017-11-16 10:04:14
-
-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国内油价今日24时或迎年内最大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6日24时开启。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涨至近两年高位,受此影响,国内油价或迎年内最大涨幅。隆众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以 更多
2017-11-16 09:22:17
-
-
国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EIA原油及汽油库存双双增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录得增加,同时汽油库存也意外增长。EIA公布,截至11月10日当 更多
2017-11-16 09:21:49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