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遭遇监管急刹车 变了味的“消费贷”,如何回归正途?

来源:澎湃新闻 华尔街见闻时间:2017-09-27 17:52:07

“打开手机点击几下,几秒钟就能到账,装修可以贷款,租房可以贷款,买新款iPhone也能分期付款,以前是找不到借钱途径,现在是衡量各种成本,选择向谁借。”广西百色80后小伙子韦少标感叹道。

韦少标经历的变化,折射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迅速。今年1至8月,我国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28万亿元,同比多增7833亿元。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很多,借款方式简单方便,很多是全线上,“秒”到账,但不同机构提供的产品各有特色。

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较低,一般在6%左右,贷款额度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但门槛相对较高,多数银行在存量客户中挑选符合特定条件的“白名单”客户。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主要针对缺乏银行借贷记录的中低收入年轻群体,贷款额度多数在1万元以下,平均年化利率10%以上。

韦少标先后在深圳的招联消费金融公司贷款8000元和5000元,分别用于房屋装修和购买家电,因为良好的还款记录,不久前他的授信额度得到了提高。“从银行贷款要提交收入证明等各种材料,比较麻烦。虽然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高一些,但等额本息每月还款1000多元,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在“借钱”越来越方便的时代,对于居民个人而言,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量入为出,合理借贷。专家提醒,消费信贷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提前消费的经验不足,要谨防忽视自身偿还能力,过度借贷、多头借贷的情况。

管好消费贷,用好消费贷,还其短期应急、支持消费的本源,这一新兴的金融服务才不会走了形,变了味。

近日,北京、江苏、深圳三地对消费贷下达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个贷管理,谨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限制消费贷流向房地产。邮储银行杭州分行等多家银行因违规操作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房或炒股,收到了监管机构下发的罚单。

对近两年迅猛发展的银行个人消费贷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急刹车”。

据多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增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由去年上半年的91.43%降到了51.40%。从结构上看,消费贷在悄悄崛起。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暴露出银行可能对贷款资金流向把关不严,存在消费贷、经营贷实际变成购房贷款的可能性。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许锡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消费贷过热过快发展,它的真实用途是有疑问的,就像前几年房贷那么热,背后不一定是真实的居住需求。目前对消费贷的必要管控是及时和必要的。”

好景不长

张巍(化名)在深圳某银行已经工作快两年了,今年2月,他从业务员晋升到了项目主任,带着新招的一组8个应届毕业生,开始试水消费贷业务。

“业务第一个月的指标是30万,每一个月加10万元,自己都是一家家公司、店铺进去推广,到第三个月后业务开展就轻松多了,基本都是客户转介绍客户,每个月完成指标没什么压力。”张巍说。

此前,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面。”随着楼市调控的升级,商业银行持续收紧房贷额度,但加大了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7月月均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4677亿元,相比去年下半年减少500亿元;而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曾指出,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额度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或借道短期消费贷款完成,导致居民短贷的高增长。

但好景不长。近期,北京、江苏、深圳三地的监管机构先后发文,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其中,北京严查个贷违规购房细则,要求银行自查对象为单笔20万元以上消费贷,并着重关注房抵贷、短期内办理两笔及以上消费贷款等7项特征;江苏细则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大额消费信贷投向监测机制,按月向央行和银监局提交报告;深圳细则明确将个人消费贷款最长期限缩短为5年。

“我们在放贷时审查已经很严了,消费贷受限后大概还是流失了1/3的客户。”张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业务也不好开展,同事流失率很大,我刚进来的时候是有三个小组,现在有一个小组已经撤了。”

事实上,近两个月以来,不少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逐渐收紧,缩短最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额度,部分银行甚至暂停了个人消费贷业务。

这对张巍来说,是一次业务上的大挑战:“客户少了但个人放贷的指标没有少,在完成业务考核时就很困难。贷后检查也要做得很严,需要跟到客户把这笔贷款还清,这事儿才算完。”

遭遇监管

2017年1-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增速放缓,但短期消费贷款却迎来了爆发性增长。2017年前7个月居民短期消费贷新增额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仅8305亿元。信贷市场迎来业务结构转型。

对于消费贷款的去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审批规模较高(上限可达数十万元)、银行贷后监管较松等原因,部分资金被违规挪用进入楼市、股市和其他投资投机领域的情况。

应对此类情况,监管层下发各类金融风险提示或消费贷整改通知,同时还向违规的银行开出罚单。

9月1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杭州市分行因违规操作个人消费贷款被用于购房的65万元的罚单。另在9月6日公示台州银监局对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处罚信息,原因同样有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

此前,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流入股市的行为”,同样被罚款20万元。

在今年6月,大连银监局连发10张关于消费贷的监管罚单。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各大银行也对消费贷进行调整。目前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都比较紧张,甚至有些银行已经暂停了消费贷。

时代周报记者以借贷人身份向深圳各大银行咨询,平安银行的消费贷额度为2万-50万元,需要提供房产、车辆或授权保单作为抵押;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则取消了个人信用消费贷款项目,办理消费贷需要房产抵押。

华夏银行目前个人信用消费贷较为宽松。华夏银行深圳某支行个贷业务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消费贷的数额为5万-10万元,首贷期限为3年,3年还清后再申请可获得5年期限,身份证、银行卡、公积金卡就可办理。但对于借贷人的资质有更高要求,“一万元以上的稳定月收入的条件才比较容易通过风险审核,这在之前是不存在的”。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许锡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下半年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在个人消费贷款的各项指标、预期放贷数额等上不会做大的调整,但会保持较高的资质要求和风险审核标准。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向商业银行发出金融风险提示,许锡龙表示:“首先消费贷发展要跟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虽然执行新的要求可能会对当前的具体业务带来一些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从长远来说,这对银行风险控制,促进消费贷更好发展上是有利的。”

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信贷市场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

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度调查显示,在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重点的调查中,个人消费贷款连续四年成为个人金融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选择此项的银行家占比由2015年的68.7%上升至71.9%。

据各大银行发布的中期财报来看,截至6月末,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且增速明显。

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末消费金融贷款余额2770.9亿元,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工商银行上半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600.48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8亿元;农业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1644.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19亿元。农业银行表示,主要由于大力发展“随薪贷”“网捷贷”等消费贷款业务。

“现在消费贷在一些城市比较过热,确实也反映出其中可能存在不正常的现象。”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许锡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这也是因为国内消费群体的贷款消费习惯还未养成。”业内人士表示,近日北京、南京、深圳三地对消费贷的管控和调整,是一次对房市管控的警示,也是对消费贷回归消费本质的提示。

早在2010年,央行和银监会就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此后,银监会等部门也多次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对消费贷款的管理。

“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有利于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培养新的消费习惯。对提供贷款的银行来说,也是新的业务增长点。”许锡龙如是陈述消费贷的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同样看好消费贷未来的发展。他认为,消费贷在银行经营范围内,是银行可以加大力度去探索的领域。

在许锡龙看来,居民在消费贷上的需求在保持增长,未来发展在总体上是很看好的。个人消费贷款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应该鼓励,但是眼前,消费贷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

“现在银行下调额度、缩短贷款期限,这只是管理消费贷的一个方面,还不是完备的措施。从国外银行的经验来看,消费贷和房贷、其他贷款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消费贷更重要的还是要监管到借贷者的消费内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教授何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何平认为,现在我国的消费贷出现了流入房市或其他产业,让消费贷打破自身边界,大部分的责任在于银行在监管上的漏洞。

“消费贷需要银行在征信、风控、放贷后的监督等方面加强,也要保护借贷人的个人信息,防止暴力催收的问题出现。”黄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银行推出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消费贷良性发展在这一两年内就可以实现。”

张巍对于自己的职业则有些力不从心,他说:“人们提前消费的观念慢慢形成,监管也会加强,消费贷的推广和办理都可能会被更精准更高效的科技取代,产品匹配、客户审核、放贷跟踪等转移到线上,那我就需要换工作了。”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两连阳为啥还没回本?买入绩优、白马、中大盘股才能轻松获利

两连阳为啥还没回本?买入绩优、白马、中大盘股才

一、大盘点评展望周二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后,沪深300权重带动指数震荡上行。最终沪指上涨0 53%报收3410点,K线上收出一根中阳线;深成指上涨1 更多

2017-11-22 16:17:00
2017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透露无人车2018年量产 无人驾驶概念股备受期待

2017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透露无人车2018年量产 无

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每年的百度世界大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都会带来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关于互联网和整个IT领域的 更多

2017-11-16 11:17:37
贵州茅台股价突破700元 贵州茅台股价为什么那么高?

贵州茅台股价突破700元 贵州茅台股价为什么那么

今日贵州茅台延续昨日强势走势,继续大幅攀升,盘中最高价突破700元整数关口,刷新上市新高纪录,截至发稿,最高价报704 97元,总市值超越8 更多

2017-11-16 10:32:47
百度世界大会今日召开聚焦智能硬件 百度世界大会受益概念股一览

百度世界大会今日召开聚焦智能硬件 百度世界大会

据怀新资讯报道,2017百度世界大会将于16日在北京举行。从邀请函上出现的神秘的盒子推测,本次百度将会有AI硬件以及诸多AI新技术发布。从今 更多

2017-11-16 10:17:03
中国财富总值全球第二但是超4亿人家庭没有卫生厕所 你拖后腿了吗?

中国财富总值全球第二但是超4亿人家庭没有卫生厕

瑞士信贷研究所(CSRI)最新出炉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财富总额现已达到280万亿美元,比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高出27%。美国占全球财 更多

2017-11-16 10:07:07
比特币今日价格大幅反弹逾9% 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7000美元

比特币今日价格大幅反弹逾9% 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

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比特币价格呈现了非常惊险的过山车。由于对于这款加密货币未来趋势存在争议,上周比特币价格出现暴跌,曾一度低于6000美 更多

2017-11-16 10:04:14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国内油价今日24时或迎年内最大涨幅 附92号/93号汽油最新价格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国内油价今日24时或迎年内最大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6日24时开启。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涨至近两年高位,受此影响,国内油价或迎年内最大涨幅。隆众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以 更多

2017-11-16 09:22:17
国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EIA原油及汽油库存双双增长 延长减产协议预期支撑油市反弹

国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EIA原油及汽油库存双双增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录得增加,同时汽油库存也意外增长。EIA公布,截至11月10日当 更多

2017-11-16 09:21:49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29日零时将上调汽柴油限价  每吨汽油上调170柴油上调165元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朱江)今日,记者从隆众、卓创社会监测机构...
今年政策方向没有变,“三去一降一补”具体该怎么干?
    2018年,我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供给...
蓝筹股带动大盘继续上攻 沪指重返3400点
    【盘面简述】今日早盘,随着油气股的拉升上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
白马股崛起补涨强烈 短期恐慌性抛盘并不大
    今日市场点评:沪深两市早盘各股指纷纷小幅低开,开盘之后一度呈...
市场再度面临重要的时间窗口 一板块有望迎来年末行情
    【今日小结】今日,两市小幅高开,开盘回撤后快速上行翻红,金融...
不离谱的回落 三理由力挺节后机会
    今日市场点评:大盘在节后第一天走出了高开低走的行情。在国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