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子”紧了 怎么精打细算?
2020年,既有决战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又有疫情冲击下保就业稳民生的硬需求,还要为实体经济减负,扩内需、促创新、补短板……每项工作都不容有失,钱花到哪去?怎么花好?特殊之年,这些都是打理好“国家账本”的必答题。我们一起翻开财政预算报告,算算账。
受疫情冲击,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今年全国一般预算收入预计略高于18万亿元,支出预计将达到24.78万亿元,一收一支当中,支出比收入多了6.7万亿元的资金。为了应对财政收支的压力,2020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有“加法”也有“减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增加的两个“1万亿元”。
两个“1万亿元” 有何特殊深意?
根据2020年预算报告,今年,财政部建议将我国的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这就增加了1万亿元的财政资金。不仅如此,今年我国还将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规模达到1万亿元。两个“1万亿元”,正是对冲经济社会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体现。
有了资金来源,钱要往哪花?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说,两个“1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而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预算对民生投入仍在做加法。2020年,中央财政预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39亿元。对地方教育领域的转移支付全面提高,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增长8.3%,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增长11.8%。健康方面,将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城乡社区。
“钱袋子”紧了,怎么精打细算?
民生支出增加,中央政府部门则带头过紧日子,今年中央财政本级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减”还指的是惠企惠民、减税降费。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年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超2.5万亿元。
相关阅读
-
05-26
-
05-26
-
05-26
-
05-26
-
05-26
-
05-26
-
05-26
推荐阅读
-
-
5G传输、全息成像…… "云"上的两会更安全更高效
5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举行。记者在委员通道使用AR眼镜拍摄会场视频,实时传 更多
2020-05-26 08:17:28
-
-
呵护企业 精准施策真暖心
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人在车间忙碌。 周 牧摄(新华社发) 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龙虾美食广场,一位店员展 更多
2020-05-26 08:12:29
-
-
“新电商人才发展计划”发布 四位一体布局 培养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产生巨大活力,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日趋火爆的直播带货只是电 更多
2020-05-22 08:25:22
-
-
流程更简便 面试签约在“云”上
4月16日,北京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为湖北籍博士毕业生讲解招聘情况。 贾 宁摄(人民视觉) 3月22日下午,江西省南昌市高 更多
2020-05-19 08:52:08
-
-
国家邮政局约谈丰巢科技公司 快递柜收费 缘何
今年2月份,防疫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育社区内,快递员将快递放入智能快递柜。 新华社记者 任 超 摄上周,国家邮政 更多
2020-05-19 08:32:48
-
-
餐饮业重启按下“加速键”
近日,顺义区空港街道祥云小镇商圈夜经济逐渐回暖,入夜后,街道内布置的繁花风车主题景观吸引了不少市民观赏,为复苏的夜经济添彩。 本报 更多
2020-05-18 08:31:47
-
-
购物节“玩”法越来越多 集中释放被抑制的消费
5月4日晚,上海五五购物节正式启动,南京路步行街重聚人气,沿街不少商家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血拼。 更多
2020-05-13 09:00:31
-
-
储备物资品类齐全 健全国家储备体系
4月13日,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新开河粮食储备库,两名工作人员卸载刚刚收储的玉米。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摄肋排17元一斤,精瘦肉10 更多
2020-05-07 09:46:42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