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 2万亿专项债落地稳投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时间:2020-07-18 17:12:12

7月17日,财政部发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2万亿元,同比下降10.8%。与持续恢复的经济相一致,6月当月财政收入,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同比增长3.2%。

    为了对冲疫情负面影响,今年政府债券规模大幅增加,以推动经济、财政的平稳运行。目前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正兵分两路,一边守底线、保基本、保基层运转,一边则大力加码基建投资,以提振内需、推动经济恢复。

    8.5万亿政府债券资金,照理是可以确保全年财政支出规模不降,以维持政府支出强度。不过,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64万亿元,同比下降5.8%。

    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半年经济有望不断改善,全年财政收入也有望实现正增长。考虑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适时进行调整。

6月财政收入首次转正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下降10.8%,税收收入下降11.3%。

    上半年累计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这是1990年可查阅到月度数据以来的第二次。第一次是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但当时降幅只有2.4%。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在财政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冲击导致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拉低收入增幅10个百分点。

    上半年财政收入降幅之大,还有其他原因。增值税减税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2020年前4个月存在减税翘尾因素,这拉低了财政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去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平衡支出,加大了对特定国有金融企业和央企利润上缴,这推高了上年基数。

    财政减收的背景下,政府支出面临压缩。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11.64万亿元,同比下降5.8%。

    财政支出要优先保重点保民生,部分支出面临压缩。上半年,债务付息、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刚性支出,依然保持增长,教育、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支出有所下降。

    地方财政也维持这种格局。比如,上海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3935亿元,同比下降12.2%;完成财政支出3774亿元,同比下降12%,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等重点支出得到优先保障。

    除了压缩部分开支,部分地方也在多渠道筹措资金。上半年,地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同比增加1013亿元。

    有地方财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地方可用的国有资源、资产,主要是土地、厂房等不动产。通过出售、出租等,能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又不会增加企业负担。

    不过,随着二季度经济指标恢复性上涨,财政形势在好转。6月当月财政收入增长3.2%,为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6月进口环节税收转正,结束前两个月两位数下降,同比增长7.5%;经济企稳回升,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转正,也带动国内增值税降幅收窄。

    5月份确定的2020年全国预算报告,对今年财政收入形势的判断是,下半年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并回补部分上半年减收,全年预计下降5.3%。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财政收入预期也在改善。

积极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灵活性

    

    支出事项多、财力薄弱的基层政府,如何确保其平稳运行,是财政今年要守住的底线之一。

    为此,今年政府债券资金中,特意安排2万亿新增财政资金,包括1万亿新增赤字、1万亿特别国债,明确要直达基层、直达民生。

    7月中旬,特别国债已发行7200亿元,剩余额度也将在7月底前完成发行。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表示,在较短时间内,财政部门完成了2万亿新增财政资金分配、审核确认等工作。6月底前财政部已将具备条件的直达资金全部下达地方,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地方政府债券,更重要的是支撑项目建设。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已经发行的,要抓紧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质量,发挥好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同比增加74.4%。目前,财政部已经下达3.55万亿额度,绝大多数已经下达给地方。截至7月14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2.24万亿元,支出规模1.9万亿元,占发行额的85%。

    王克冰介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其中,约有2200亿元为项目资本金(占全部使用资金比重约12%),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项目,能进一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我们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在不缺资金,因为相当于上半年在用全年的资金,项目进展比较正常”,西部某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投资数据来看,不少省份二季度项目加快赶工,以弥补一季度疫情带来的耽搁。比如,山东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9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9.4%,6月当月投资环比增长25.2%。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上半年有22个省份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6个省份实现5%以上的增长。投资的加快回升,是支撑我国二季度经济强势回升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依然面临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趋紧等问题,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还在继续推进。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宏观政策既要考虑保持政策力度,也要考虑可持续性,未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目前的政策保持一定灵活性,下半年会根据“六稳”和“六保”的落实情况作出适度调整。

    今年“3.6%以上”的赤字率安排,已经为不确定预留了空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当前财政收支压力显著增大,但我国赤字率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我国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大空间,还可通过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和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来释放财政存量资源。

    杨志勇表示,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灵活性,适时进行调整。像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方,可能会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2020年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4%  下降2.0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4% 下降2

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 4%,比上年同期下降2 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7 1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1 1%,比上 更多

2020-07-16 10:59:37
外资布局新基建  给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外资布局新基建 给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实现了区域内5G网络覆盖,初步构建起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环境,吸引不少国内外企业入驻。图为一辆 更多

2020-07-14 08:17:06
2020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

2020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

(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 8%。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6月份, 更多

2020-07-09 10:58:24
北京7月新一轮尾号轮换  7月6日起尾号限行轮换周一限5和0

北京7月新一轮尾号轮换 7月6日起尾号限行轮换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决定,北京市继续实施工作日(因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而调整为上班的星期六、星期日除外)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7月6 更多

2020-07-06 11:21:55
海南免税品种增加到45种  iPhone便宜2500元!

海南免税品种增加到45种 iPhone便宜2500元!

手机价格直降2200多元?!在这儿买买买,不要太划算→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正式实施:包括购物限额提高到10万元,免税品种增加到 更多

2020-07-03 13:30:43
“618”消费维权信息问题集中 得物App被点名

“618”消费维权信息问题集中 得物App被点名

(刘卿) 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就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内收集的6488460条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进行网 更多

2020-06-29 16:49:32
大额消费券怎么用最划算?看这里!

大额消费券怎么用最划算?看这里!

在苏宁易购友好路店,消费者用电子消费券叠加商家优惠的方式购物,享更大优惠。 (记者郭玲摄)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玲)乌鲁木齐市第 更多

2020-06-19 10:33:36
中欧班列 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新通道

中欧班列 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新通道

  10月25日,中欧班列菜鸟号抵达比利时。图为列车正在卸货。  本报记者 任 彦摄中欧班列(义乌—列日)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菜鸟号首 更多

2020-06-19 08:55:3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哪家强? 化工、采掘、电子行业的海外收入最高
      中建迪拜山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施工现场。  中国建筑供图 ...
“新电商人才发展计划”发布 四位一体布局 培养急需人才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数字经济持续快速...
各地侨企铆足干劲 释放着攒了数月的能量
    近期,侨企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面粉车间日夜...
2小时带货6100万元湖北商品!快手直播带货助力湖北重启
    夏丹喊你下单了,一起为湖北拼单、立马‘夏丹’,无法&...
商业银行正式进入金融期货市场
    谢卫群 摄商业银行今天(4月10日)正式进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首批...
“新基建” 究竟新在哪儿?
    在广西南宁东站,工作人员运用5G体温检测系统对进站旅客进行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