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限塑令” 替代产品产能可以满足消费需求 塑料污染治理再加力度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20-07-31 11:07:19

8月底前启动商场超市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

塑料污染治理再加力度(政策解读)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完成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作出部署。8月底前,各地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做好塑料污染治理,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是什么?会给塑料、包装等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不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年底禁用

今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实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德元认为,相较于2007年的政策,“新版限塑令”构建起覆盖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末端处置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开启了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的新征程。

先看供给端,根据“新版限塑令”,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今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再看消费端,到今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为落实“新版限塑令”,日前九部门印发《通知》,并公布了禁限管理的细化标准。

一方面,政策保持了延续性,对以往政策已经明确禁止的品种进行了再次强调。如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用地膜,相关国家规定和强制性标准早就明令禁止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也已经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版)淘汰类产品。

另一方面,政策增强了操作性,对部分品种的禁限范围进行了具体界定。例如,明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主要指部分沐浴剂、洁面乳、磨砂膏、洗发水等淋洗类化妆品和牙膏、牙粉,并规定了塑料微珠的尺寸,暂不具备禁止条件的驻留类化妆品尚未纳入禁限范围。再如“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包括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连卷袋、保鲜袋等;而且禁用场景限制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展会活动等,暂不涵盖其他使用场景。

“细化标准充分考虑了行业实际和生产供应情况,增加了可操作性,保证政策稳步推进。”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丽君说。

设定豁免情景,提供缓冲期

塑料污染治理,既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也要兼顾实际可行性,实现科学管理。

《通知》要求,各地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充分考虑差异性,《通知》不搞“一刀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认为,《通知》充分考虑到地区间、行业间差异,提供差异化管控路线,符合基本国情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使综合治理措施逐步落实。

以不可降解塑料袋为例,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是“禁止使用”,而集贸市场则是“规范和限制使用”。到2022年底,“禁用”的实施范围才会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

充分考虑可行性,《通知》也设定了豁免情景。如:一次性塑料棉签不包括相关医疗器械;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用于特定区域应急保障、物资配送、餐饮服务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可免于禁限使用等。“对特定场景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需求进行豁免,为企业生产方式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提供缓冲期。”温宗国说。

《通知》明确了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零售餐饮等领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推进农膜治理,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以及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等五项重点领域,要求狠抓推进落实。

“再利用价值较低,或者很难进行分类利用的品种,是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通知》紧紧抓住风险大的品种,重点推动。”张德元分析,厚度小于0.01毫米的不可降解农用地膜,在使用后一扯就碎,非常难回收,长年累积会给耕地质量带来危害。

再如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吸管,易混入餐厨垃圾,给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等后续资源化处置利用带来困难。

替代产品产能可以满足消费需求

张丽君介绍,对于“新版限塑令”,零售企业已经开始采取积极行动,并形成了一批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很多商超可为消费者提供无纺布环保购物袋,一些书店采用简易的牛皮纸包裹取代购物袋也收到了很好效果。为了减少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一些餐饮企业通过改造冷饮杯盖,用自带饮嘴的杯盖代替“吸管+杯盖”的组合。

据测算,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涉及的相关地区零售、餐饮领域,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吸管、一次性刀叉勺3类塑料制品的年消费量约30万吨,无纺布、纸、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应量约有40万吨。“替代产品产能可以满足消费需求。”张丽君说。近期,有关行业协会已在积极组织替代产品生产企业和餐饮、零售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推动重点领域减塑替代。

可循环包装、免胶带纸箱、瘦身胶带、全生物降解袋……电商、快递企业落实“新版限塑令”想出妙招。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凯介绍,塑料污染治理还倒逼企业不断探索新产品、新模式,企业正从仓储、包装、运输、末端配送等环节展开绿色建设。

“随着相关细化要求的落地实施,必将有力推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赵凯说。

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做好源头减量的同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正在同步推进塑料制品生态设计,强化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等工作,加强综合治理,推动构建塑料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记者 陆娅楠)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海关总署:7月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

海关总署:7月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

海关总署网站30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1日至27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 19亿元、购物旅客28 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 19%、4 更多

2020-07-30 10:52:19
筹备过程中的“七个更”让进博会越办越好

筹备过程中的“七个更”让进博会越办越好

  意大利是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企业加入了进博会朋友圈。图为2020年虹桥品汇国别文化节云游意大利主题展现场。   更多

2020-07-27 11:43:29
2020年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4%  下降2.0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4% 下降2

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 4%,比上年同期下降2 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7 1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1 1%,比上 更多

2020-07-16 10:59:37
外资布局新基建  给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外资布局新基建 给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实现了区域内5G网络覆盖,初步构建起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环境,吸引不少国内外企业入驻。图为一辆 更多

2020-07-14 08:17:06
2020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

2020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

(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 8%。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6月份, 更多

2020-07-09 10:58:24
北京7月新一轮尾号轮换  7月6日起尾号限行轮换周一限5和0

北京7月新一轮尾号轮换 7月6日起尾号限行轮换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决定,北京市继续实施工作日(因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而调整为上班的星期六、星期日除外)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7月6 更多

2020-07-06 11:21:55
海南免税品种增加到45种  iPhone便宜2500元!

海南免税品种增加到45种 iPhone便宜2500元!

手机价格直降2200多元?!在这儿买买买,不要太划算→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正式实施:包括购物限额提高到10万元,免税品种增加到 更多

2020-07-03 13:30:43
“618”消费维权信息问题集中 得物App被点名

“618”消费维权信息问题集中 得物App被点名

(刘卿) 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就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内收集的6488460条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进行网 更多

2020-06-29 16:49:32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哪家强? 化工、采掘、电子行业的海外收入最高
      中建迪拜山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施工现场。  中国建筑供图 ...
“新电商人才发展计划”发布 四位一体布局 培养急需人才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数字经济持续快速...
各地侨企铆足干劲 释放着攒了数月的能量
    近期,侨企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面粉车间日夜...
2小时带货6100万元湖北商品!快手直播带货助力湖北重启
    夏丹喊你下单了,一起为湖北拼单、立马‘夏丹’,无法&...
商业银行正式进入金融期货市场
    谢卫群 摄商业银行今天(4月10日)正式进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首批...
“新基建” 究竟新在哪儿?
    在广西南宁东站,工作人员运用5G体温检测系统对进站旅客进行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