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股价近日大跌 单季巨亏50亿
耐克股价近日大跌、单季巨亏50亿的消息,刷遍了各大头条......
全球疫情蔓延下,零售业纷纷上演关店潮,服饰品牌巨头们也陆续交出惨淡的成绩单。
就这!我平台还是频频收到消费者对耐克的投诉。
各大媒体纷纷感叹
耐克真扛不住了吗
可喜的是
具体说是电商救了耐克
缓解了线下关店的损失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事耐克干的出来吗
平台电商投诉
居然节节盘升
从地区分布来看
排名前三位的是
上海、浙江、广东
其它各省基本持平
消费者投诉类型
基本都是围绕着
产品的质量差
售后又不负责
买了2双耐克鞋,穿了3个月全断线
质量出了问题
售后又没保障
消费者该咋办
我们先来看线上投诉
01 质量有问题
官网鞋子穿十几天开胶
客服以过保为由不退换
消费者称:3月9号在耐克天猫官网买的鞋子,由于磨脚很少穿,6月9号发现两只鞋都开胶了,客服不给处理,说过了保修期。可以肯定鞋子是在保修期内坏的。
鞋舌质量有问题
刚收到就不给换
消费者称:6月16日,在淘宝NIKE官方旗舰店上购买一双球鞋,6月19日收到货物发现一只鞋的鞋舌部位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并向客服进行了反馈,结果并未得到回复,多次沟通都未得到有效回复,当天晚上20时,得到了首次回应,并告知只能进行退货,不能提供换货服务,且在90天以后产品未使用的情况下也不再拥有换货服务。
新鞋有伤和试穿痕迹
换货要顾客承担运费
消费者称:通过耐克在线购买两双耐克鞋,其中ー双白色耐克鞋有特别明显的伤痕、污点及试穿过的现象,本人要求商家调换一双全新的,对方以店铺没有开门推脱,店铺开门后又以忙碌推脱及不理睬,最后商家答复可以退换,但运费自己承担。
02 售后无保障
天猫淘宝官方店铺
七天无理由不退钱
消费者称:在天猫Nike官方店购买179拖鞋一双,尺码不对要求退货,卖家以包装不全为由不给退款。
但在商品页上卖家声明只有鞋子破损,污渍才不满足7天无理由,而在退款时又拿包装为借口搪塞,找理由不退钱。
36码鞋盒里装39的鞋
售后15天还没有结果
消费者称:5月1日在耐克官方app(snkrs)下单购买码数36,型号为aj4的运动鞋,5月2日收到鞋子发现鞋盒上标注的是36码,但鞋子实际是39码,与实际货物不相符,于5月3日致电官方售后客服,并且也通过邮件发送官方要求的图片信息,5月3日至17日期间一直未等到官方的处理结果,官方回复要和仓库核实之后才能进行退换服务。
期间多次致电也未有处理结果,官方一直以仓库核实中拖延服务,询问客服处理周期是多久,对方答复在3-7个工作日内,但现在已经15日了,也没有主动与本人联系,多次催促也是无处理结果。
线下投诉
03 衣服全是质量问题
NIKE速干衣
放半年就脱线
消费者称:2019年8月在杭州下沙奥特莱斯耐克专卖店买了2件速干衣,其中一件特价99元。买回来后穿着初期未发现问题,后因天气转冷于11月左右收藏不穿。于2020年5月天气转热后重新穿,发现袖口及下摆大量脱线,希望安排退货。
加绒卫衣掉毛
穿上变“绵羊”
消费者称:3月13日,在连云港市万达广一楼耐克专卖店,买了一件加绒卫衣,14日洗后发现有掉绒,17号穿了大约两小时,打底衫上掉了满身的绒毛。18号找商家退货,商家拒绝承认是质量问题。
相信消费者以上的问题
绝大多数人也都遇到过
实体店可以挑选后再买
线上购买遭遇质量问题
售后又没保障该怎么办
律师说法
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的粉丝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江苏联佑律师事务所的沈莉律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就消费者投诉的耐克品牌产品质量差和售后不负责等问题,与大家探讨法律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商品有“三包”的标准。“三包”是零售商业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简称。指卖方对买方所购物品负责而采取的在一定限期内的一种信用保证办法。对不是因用户使用、保管不当,而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故障提供该项服务。
一、鞋类商品“三包”期限规定
鞋类商品实行“三包”的期限是自售出之日起,价格在50元以上100元以下(含5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30天;100元以上(含10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90天;300元以上(含30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120天。
二、鞋类商品质量问题处理规定
鞋类商品出现严重脱胶、裂面、断跟等质量问题的,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更换或者修理。退货时,销售者应当按发票价格一次性退清货款。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消费者可以选择更换或者修理。更换时,经营者应当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无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消费者不愿意调换其它产品的,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予以退货,不得收取折旧费。
三、“三包”责任运费承担的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消费者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的费用。
四、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五、不实行“三包”情形的规定
属于下列情形的,不实行“三包”,经营者可收费修理:
1、销售时标明有质量瑕疵的“处理品”或“等外品”的;
2、有关销售等凭证与其商品不符或者涂改的;
3、法律法规规定免除“三包”责任的。购买打折商品、特价商品,也应当享受“三包”的售后服务。
六、质量争议的处理规定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对商品质量有争议,可以送有关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或鉴定。检测或鉴定的费用由经营者先行垫付,消费者提供等额担保,最终由责任方承担。
综上,对耐克品牌出现的投诉问题略作分析。我们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主动索取并留存购物票据及“三包”凭证等资料。如您遇合法权益受到侵权,请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维权,或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求助,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期再见!
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如何赢利?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加之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一向高高在上的某些品牌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承认要靠中国的电商市场来“化解”危机。
像耐克这种靠线上经营过活,又质量和售后双无保障的行为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品质升级不仅关系着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一向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管你是什么大牌,要想站稳中国市场,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核心总是不变的,那就是尊重消费者,用质量说话,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此所谓:“用信任换利润,因利润生责任,以责任赢信任”。
在此,小编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一定要勇敢的拿起手中的权利。
只有大声说出来,才有相关部门知情,我们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你不说我不说,吃了的亏便石沉大海,无良商家就永远逍遥法外。
本文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作者:菇脆
相关阅读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3
推荐阅读
-
-
进博会报名火爆传递两个信心
图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7月2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开幕倒计时100天。目前,各国企 更多
2020-08-03 19:54:59
-
-
海关总署:7月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
海关总署网站30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1日至27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 19亿元、购物旅客28 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 19%、4 更多
2020-07-30 10:52:19
-
-
筹备过程中的“七个更”让进博会越办越好
意大利是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企业加入了进博会朋友圈。图为2020年虹桥品汇国别文化节云游意大利主题展现场。 更多
2020-07-27 11:43:29
-
-
2020年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4% 下降2
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 4%,比上年同期下降2 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7 1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1 1%,比上 更多
2020-07-16 10:59:37
-
-
外资布局新基建 给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实现了区域内5G网络覆盖,初步构建起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环境,吸引不少国内外企业入驻。图为一辆 更多
2020-07-14 08:17:06
-
-
2020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
(杨曦)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 8%。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6月份, 更多
2020-07-09 10:58:24
-
-
北京7月新一轮尾号轮换 7月6日起尾号限行轮换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决定,北京市继续实施工作日(因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而调整为上班的星期六、星期日除外)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7月6 更多
2020-07-06 11:21:55
-
-
海南免税品种增加到45种 iPhone便宜2500元!
手机价格直降2200多元?!在这儿买买买,不要太划算→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正式实施:包括购物限额提高到10万元,免税品种增加到 更多
2020-07-03 13:30:43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