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下游普涨 新能源车还有优势?还有更多的展望空间
3月份还没过完,新能源车的又一轮涨价潮却已近乎蔓延至每个车企,特斯拉、比亚迪、哪吒、小鹏、威马、吉利旗下零跑和几何等均已加入3月涨价大军,调涨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压力给到理想、蔚来这边,尽管尚未宣布涨价,但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蔚来方面也表示,会根据客观环境变化灵活决策。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吴子坤在接受E侠君采访时表示,此轮涨价或将延续2022全年。从市场反馈来看,全面涨价背后,赢家却似乎并非是这些让消费者咬牙切齿的新能源车企们。
产业链上下游普涨
想买新能源车的小林向E侠君抱怨最近车价涨势太猛。特斯拉3月以来已经连续涨价两次,Model 3的门槛价格已经达到27.99万元,Model Y最新价格门槛为31.69万元,而这两款车价格门槛在去年分别23万+、27万+的日子目前看是一去不复返了。小鹏的提价幅度向特斯拉看齐,小鹏G3i上调1.07-1.43万元;小鹏P5上调1.32-1.56万元;小鹏P7上调1.01-2.0万元。比亚迪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的新能源车型普涨3000-6000元。欧拉汽车在好猫GT版提价1.2万元后,3月19日再次宣布提价,欧拉好猫(含GT版)全系车型指导价上调6000-7000元。广汽埃安也不遑多让,旗下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这一轮涨幅 4000-10000元不等。福特Mustang Mach-E追风全驱豪华版(长续航)提价7500元。零跑C11全系车型整体上调2-3万元不等。威马对旗下所有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26000元不等。“好不容易攒够钱想买个小鹏,涨价了,既然涨价幅度差不多那看看特斯拉吧,凑凑还能买,结果二次涨价了,现在还得借钱”。小林很苦恼。
事实上,新能源车企也在叫苦。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实在是承受不住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涨价两次,按一辆新能源车汽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1万元,前不久又涨了1万元。没办法,我们只能在最近几个月里也悄悄涨了两次价格。”
车企的吐槽宁德时代回复称不予置评。不过另一位电池业内人士则认为,这是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锅”——今年以来,锂、钴等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锂电池环节也承压明显。从公开数据来看,去年1月份报价约为5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今年1月份上涨到30万元/吨,3月份突破了50万元/吨。钴的华东市场价格也从去年初不到30万元/吨,涨到了今年3月约57万元/吨。镍在近60天价格涨幅也达到约37%。
“我们大概做过一个测算,10万块的碳酸锂价格涨幅,对于平均可能15万左右的车型来看,它的成本影响大概就是2、3千块钱左右”,有新能源材料股票型基金人士分析。而每吨镍上涨10万元传导至电池厂单车带50度电成本至少要上涨3、4千元或以上,高端车型单车成本上涨幅度则更高。
那么,造成新能源车企密集宣布新一轮涨价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银河证券指出,一方面是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造车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供小于求,购车排队等候时间较长,这给了新能源车企涨价的底气。终端售价的提升对产品竞争力带来进一步考验,对成本管控、原材料成本优势、拥有资金现金流优势的车企将会受益显著,因此将加速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分化。
新能源车还有优势?
吴子坤也向E侠君分析指出,目前新能源车新一轮涨价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但缺芯和零部件供应紧张也是新能源车的另一大涨价原因,叠加现在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及预期,美元贬值,共同构成了这一轮大面积涨价。
传导至终端销售,这一轮涨价不可避免会对新能源车的产销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吴子坤认为影响不会太大。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10%,上涨空间很大,多家机构对未来渗透率提高都十分乐观,市场需求量很大。另外,在新能源车的涨价背景下,油价也在涨价,虽然两者不能对冲,但势必会降低新能源车涨价的影响。立足于行业自身,新能源车的不断优化,更多车型的完善、售后服务的完善、技术的完善等也都会弥补新能源车涨价带来的影响。
如果以这一分析观点角度来看,近日一些业内人士发出的“新能源车前途不再”、“不涨价没有利润,涨价多了肯定会抑制消费需求,未来新能源车发展恐受阻”等的悲观信号似乎有些言过其实。正如吴子坤所分析的,新能源汽车仍具有优势。它既有政策层面“从直接购车补贴到各种上牌支持”的优势,也有相较传统车型的用车成本优势(尽管新能源车的购买成本较贵,但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相比油车便宜很多,同时新能源车大涨价背景下,俄乌战争也导致了油价的上涨,使油车的用车成本增加),还有更多的展望空间(如电池更换普及、汽车智能化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行业的挑战有所降低。从2020年底就开始出现的缺芯问题,至今行业仍未彻底解决。作为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的主要承载体,新能源车虽然没有了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但芯片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因此,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汽车芯片产业链建设依然迫在眉睫。而此轮由动力电池涨价为主因构成的整机价格上涨,也给车企们提出警示,相关电池技术的研发同样不能懈怠。
吴子坤预判,这一轮新能源车涨价潮可能会延续全年。因为今年锂电池的潜在需求是明显高于实际生产能力的,从锂资源供给推算来看,2022年的供需平衡的锂电池产量在750-800GWh,而行业前十企业的产量规划即已超过750GWh(还需考虑长尾企业及非车用需求),因此当过量的潜在需求挤出后,行业需求仍由最紧缺环节的供给决定。“可实现750-800GWh电池产量、全球900-100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同比维持50%左右增速,这一点与去年硅料对于行业需求的影响比较相似”。
如此形势下,为2022年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整体新能源车的推广、普及或受到影响;行业将快速整合,众多的小企业面临快速淘汰风险。当然也有利好的一面,即促使行业整体对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研发,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链建设、压缩成本;从而整机产品质量、性能快速提升,或将建立新能源车的新格局。
相关阅读
-
03-22
推荐阅读
-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
在白电销售旺季即将开启的节点上,行业龙头纷纷打响了2022年涨价的第一枪。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多个家电品牌经销商处获悉,美的、海尔宣布 更多
2022-03-17 11:03:18
-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
如今,她经济在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了一阵旋风。女性在汽车领域的消费也快速扩大,成为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新增长点。根据央视财经公布的《中国 更多
2022-03-10 08:22:27
-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带 更多
2022-03-09 08:24:45
-
-
理性看待“元宇宙” 抢抓行业发展机遇 形成“元
自去年元宇宙横空出世以来,抢注元宇宙商标、布局元宇宙业务的企业不计其数。面对元宇宙热潮,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针对这一新兴事 更多
2022-03-09 08:23:43
-
-
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 城市群中长三角居首位占比达
来自中指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2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67 0%。2022年2月仅北京一城开展供地,房企拿地投资力度并未出现 更多
2022-03-08 16:16:22
-
-
国产洗碗机品牌的焦虑:婚后家里必备的家电是什么
每日三餐或家庭聚餐后,面对一大堆油腻腻的锅碗瓢盆,简直生无可恋到了极点。这时拥有一款洗碗机似乎成为了大家救星,毕竟洗碗机能解放双手 更多
2022-03-04 11:35:21
-
-
中国彩电品牌距离世界第一还有多远 急功近利追求
近期,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报告,2021年三星电子连续第16次成为全球电视市场冠军。消息一出,有人为我国彩电品牌表示遗憾,背靠中国制造 更多
2022-03-04 11:32:49
-
-
2021厨电市场“量降额涨” 新兴品类打开高速增长
近日,国内各大厨电上市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财务报表,方太、老板、华帝、万和、苏泊尔等企业营业收入纷纷上涨。从厨电品类发展来看,传统产 更多
2022-03-04 11:13:59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