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药”、“囤药”大战正在向上游蔓延 防疫中药材价格攀升
“抢药”、“囤药”大战正在向上游蔓延。
“我们店里的清热类中药材,现在是来一批走一批,基本没有存货了。”近日,广东省普宁市的康美中药城一位药材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年底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市场中药需求短时间激增,产业链上游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材供不应求,价格更是不断飙升,屡屡打破历史高价。
这一幕正在全国多地的中药材市场上演。安徽亳州中药城负责人表示:“我们明显感觉到市场的人气提升很多,平时一天大概有3万多到4万人在市场中交易,现在可能在5万人左右。”
【资料图】
在部分中药材价格屡屡打破历史高价的同时,监管部门和供应链各方均积极出手,管价格、保供应。
暴涨:多品种一月翻倍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以及《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发布,清热解毒类中药遭遇“抢购潮”。证券时报记者近期走访药店发现,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类的抗病毒药品几乎售罄或存量告急。
中药成品在终端的热销,也带来了上游中药材的热闹交易。安徽亳州有着“中华药都”之称,该地已成为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之一。亳州中药城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年因为疫情,经常是外地人进不来做交易,这段时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叠加临近年底,大量外来采购商都过来采购药材,这段时间交易是比较火爆的。我们平时来中药城附近,都不用怎么等红绿灯,现在经常都要等几个灯才能过来。”
证券时报记者走访普宁市的康美中药城发现,各家药材商几乎没有清热解毒类中药材库存。一位药材商表示:“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搞不到货,供应非常紧张,我们基本是来一批货走一批货。基本热门品种的涨幅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还直接翻倍了。”
首个国家级中药材价格指数——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日)指数也显示,12月24日,该指数创下2013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高位,达到1822.01点。12月10日,该指数为1701.72点。该指数在两个星期内上涨7%。
支撑中药材价格总体上涨的背后推手,主要就是清热解毒类中药材的抢手。康美中药网显示,有7个中药材品种近一个月涨幅超过100%,其中最大的是马鞭草,达到717.53%,目前价格在每公斤39~40元,此前其价格长期维持在4.5元左右。此外,紫苏叶涨幅达263.01%,芦根涨幅达167.17%,防风涨幅达140.01%。
马鞭草价格为何如此暴涨?康美中药网表示:“马鞭草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损伤有修复作用,特别是小气道的损伤,产新后货源供应偏紧,行情稳步上扬,而且持货者有惜售心理。”其他诸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类药材也有不小的涨幅,如金银花在12月初时价格仅为每公斤150元,近期攀升到280元。
“清热感冒类相关中成药的需求量在短期内急剧扩大,相关产品乃至原材料的价格相应地急剧上升。比如说像板蓝根,11月份招标价格约12元/公斤,到了月底价格上涨至16元/公斤,12月初已经到了20元/公斤,一个多月价格涨幅已超过60%。防疫防控政策优化以后,大家对其带来的变化还需要一个适应期,不少消费者可能会产生一种防备心理,然后不自觉地多买一点。”康美药业副总经理、董秘周云峰说。
纾解:多方在行动
康美中药网指出,居民平日缺少家庭防疫药储备,现以居家为主的防疫方案推出,形成了突如其来的备药需求,从产地到市场,形成新的一波需求拉动;目前,各地市场监督和价格管理方加强市场布控,以防止无序串通、垄断、惜售,保证充分的供给需求。
亳州市中药材协会近期发布倡议书:“中药材、中药流通企业,保障货源充足,遵循防治药物的指导零售价格,中药材经营户在防治药物的流通环节不恶意涨价,不以防治药物的紧张而附加条件销售。”
安徽亳州高新区中药材市场市场监督管理局、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商业有限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涉疫中药材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进一步规范涉疫类中药材价格和竞争行为。《告诫书》对相关生产经营者发出提醒告诫,不得哄抬价格,不得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价格,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不得无正当理由,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涉疫中药材。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同时,不得串通涨价,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周云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我们也已向中药材商户发了诚信经营建议书。”前述安徽亳州中药城负责人也表示:“政府有一套监管标准,我们市场的价格主要决定于产地,以产地为基准,比如产地的价格是每公斤100元,如果到我们市场超过120元,就是不正常的。对于一些不正常的商业行为,政府是会直接干预的。”
保障供应也极为重要。珍宝岛在其官微上发文指出,在当前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国对于抗病类中成药产品需求空前,在这些中成药背后,是对多种抗病毒类中药材的庞大刚需。珍宝岛药业依托“N+50”产地战略布局,构建了稳定、高效的中药材保供体系,满足全国抗病毒类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旺盛需求,有力地缓解了供不应求的现状。
“前几年国家一直在做脱贫攻坚,重点就是提倡大家种经济作物,所谓经济作物大多数要么种果树要么种中药材,所以在这方面的供应量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前述安徽亳州中药城负责人说。
周云峰表示,对中药材的供应不必过分担心。“药材的种植,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靠天吃饭,短期内中药材就像粮食一样,它是有一个储备和支撑系统的,不会说今年的药材种完、收完以后,市场上就全部用掉了,它还是有一些用于存储的。比如甘肃是中药材产业大省,它的仓储条件非常优良。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比如需求短期内急剧上涨,商户就会有一些储存在供应链的产品逐步释放,来缓解供需矛盾。”
趋势:从暴涨到稳定
在管价格和保供应的多重措施下,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近两日中药材价格正从短期暴涨向稳定价格发展,部分热门品种甚至出现了小幅下滑。比如金银花从12月24日的每公斤280元降低至12月25日的270元;连翘从12月20日的每公斤190元降低至12月25日的180元。
“目前相关中药材价格或许已经到了一个阶段的高峰。”周云峰分析,从相对涨幅看,以板蓝根为例,目前该品种的区间涨幅其实已经跟非典时期的涨幅相差不大,更可能是率先来到一个阶段性需求高峰。“我们预判整个市场的需求量至少还将持续维持在这个高位一段时间。”
周云峰进一步表示,今年的春节相对往年有所提前,而且春节是传统大节日,人员流动较大,市场需求的高峰可能在春节后,届时相关产品的需求会平稳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多年来,中药材行业一直是个毛利率不太高的行业。前述安徽亳州中药城负责人坦言:“有时候中药材的利润是很低的,可能也就3到5个点的利润。在产地收购100元,可能到市场来交易也就卖105元。有时候碰到比较抢手的中药材品种,他们可能就会在一定的范围内稍微调一下价格。”
珍宝岛在一份投资者关系表中也表示,中药材毛利率不高,利润贡献方面,目前现货交易毛利率在5%左右,未来随着不同交易模式的开展,毛利会有所提升。
康美中药网指出:“呼吁行业商家积极作为,做好疫下服务和物资调配,市场行情越是火热,越需要保持理性,不囤积追高。不要让中药行业成为直上直下、一地鸡毛的舆论唾弃之地,企业应加强与政府计划连接,安排采购和生产,降低波动风险。基层管理机构,保持理性头脑,加强生产者惯宣,平常心,莫惜售,更切莫过度发展种植,整体统筹,有序发展。进一步缩短和摆脱疫情对实体的干扰,减少对居民精神影响,方能恢复合理的预期,进入中药正常的生产和消费阶段,迎来中医药行业全面回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标签:
相关阅读
-
12-27
-
12-27
推荐阅读
-
-
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355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
拼多多第三季度总营收3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2第三季度归属拼多多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暴增546%;3拼多多第三季度摊薄后每 更多
2022-11-29 09:57:07
-
-
西安楼市松绑 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连跌数月
继杭州、成都之后,又一热点二线城市对楼市进行局部松绑。19日,西安市住建局发布《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 更多
2022-11-21 09:45:30
-
-
跨省跟团游订单量增长255% 火车票预订量环比前
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 更多
2022-11-16 17:27:26
-
-
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9.5% 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昨天,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4 62万亿元,同比增长9 5%,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其中出口19 71万亿元,同比增长 更多
2022-11-08 17:28:44
-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
-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
-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
-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