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谢鸿鹤:预期改善需求增长 有色金属供不应求

来源:东方财富网时间:2023-02-08 07:39:19

海外的宏观面当前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何展望?市场预期有色行业供应端将显著增加,实际情况如何?新能源行业增速上减弱,上游的资源品需求会减少么?对于基本金属,市场是否高估了供应增长?

中泰证券谢鸿鹤表示,宏观面的预期和海外流动性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大宗商品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房地产竣工端周期性修复和新能源汽车在高基数情况下的增长,将带动有色行业大宗消费需求的边际增长。能源金属供给端新增的产能要投入生产仍需较长周期,整体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基本金属出现产业底和估值底,是23年重点看好的大类品种。

嘉宾介绍:谢鸿鹤,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


【资料图】

以下为文字精华:

1、中泰证券谢鸿鹤:宏观预期得到改善

谢鸿鹤: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比较关注海外,其实就是关注美国的几个指标。过去两年的时间里面,什么最压制了整个权益市场,或者说对商品压制最大的是什么?其实是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内的宏观面,另外一个就是美国的利率问题。

今年为什么说整个有色板块的复盘不能够简单地落脚到今年的1月1日,要再往前延,其实也是对应了我们跟踪到的一些宏观指标。尤其是对于贵金属来说,跟踪的宏观指标的也很清晰,就是美国的经济是否确立顶部并往下走。

当然宏观界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定义美国是走一个衰退周期,往往大家理解的话负增长就是衰退周期,但是从环比的角度来看,美国其实已经在去年10月份以后,进入到一个逐级下行的下行周期。

在这种阶段下,一些利多有色品种或者说大宗商品市场的几个变量,基本上就出现了。

第一个是美国的加息放缓,从我们自己的判断来看,美国加息的的确确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可以参考的一个坐标系,或者说去翻看历史,在2018年的10月份以后,一直到2019年一个阶段里,美国经济的走势或者说货币政策的走向,跟现在基本上是可以做类比的,或者做对照做区分。

从去年三季度以后,美国经济走向明确的下行周期,带动通胀的下行。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整个利率环境的变化、名义利率以及实际利率的周期性下行,对应的是什么?对应的就是一直压制大宗商品价格的,包括流动性、利率环境,都会得到释放。整个有色品种,第一个先起步的其实就是贵金属,在去年8月份以后,逐渐进入到上升周期。

所以对于海外宏观来看的话,从全球经济来看,在2023年的上半年,可能还是属于一个共振下行的阶段。从国内经济体跟海外经济体两大经济体做类比来看,海外应该是走一个下行阶段,国内有可能是率先的触底上行,做一个上行周期,共同推动在今年的上半年逐渐磨出一个经济的底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在宏观面的预期和海外流动性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大宗商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比如黄金过去三个月涨了15%以上。

2、中泰证券谢鸿鹤:国内需求边际增长

谢鸿鹤:先澄清一个概念,或者说明确一个方向,就是对于有色板块整体内需这一块,主要看的还是房地产产业链。

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我们在做分析的时候往往会把有色品种叫做房地产后产业链,也即产业链的后端,就是说竣工端对应整个有色品种的需求。当然大宗商品有的是开工端的,比如说建材,竣工端的像有色,很典型的竣工端的消费商品或者说消费原材料。

房地产的竣工端跟开工端往往会有2—3年的时滞,在这样的一个周期的推演下或者模型下去看,今年的二季度也就是3月份以后,整个房地产竣工端会有周期性的修复。房地产竣工产业链会对上游的大宗商品形成比较明显的拉动。

具体什么样的概念?举个例子,像电解铝在22年的时候,国内的建筑领域,包括房地产,包括居民楼,也包括写字楼等等这些建筑领域,形成了5个点左右的下滑,但是到今年,这样的拖累会收窄,比如说回到两个点以内。如果从这样的维度来看,对大宗商品消费的负贡献会放缓。

对于国内需求重点的是边际变化,不一定能出现像16年、17年扩大货币化的时候,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是那么大的拉动效果。但是如果从边际边上来看,的确负贡献或者说拖累效应会在23年得到大幅度的缓解,甚至一定程度上在某些领域出现转正的局面。

以电解铝这品种为例,在2020年的时候,整个电解铝的边际的消费量里面20万吨来自新能源汽车,但是到2022年,从20万吨左右直接走到了150万吨附近,也就是有7倍左右的一个边际的增量。

整个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的消费在下滑,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国内房地产的消费包括军工端,都出现了两位数左右的下滑,但是大宗商品包括铜和铝,库存的话其实是在下降的。恰恰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跟光伏的消费体量从20万吨左右膨胀到了100万吨以上。2015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是有多少辆?45万辆,不到50万辆也不到60万辆。但是到了22年,看一些统计数据,基本上已经达到了1,000万辆。

到了23年,在大基数的情况下,虽然增速达不到60%、70%,不像22年对比21年一样,但是基数已经完全变了。如果从1000万辆的基数增长30%,对于我们大宗商品的边际拉动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已经开启。

3、中泰证券谢鸿鹤:能源金属供不应求

谢鸿鹤:其实2015年以来,整个有色板块超额收益最明显的,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能源金属。当然以前是没有能源金属这个概念的,也就是最近两三年大家才为了做区分,创造出来能源金属这么一个概念,以前其实是把它叫做小金属品种,整体分为贵金属,大宗品,再加上基本金属和小金属。

2015年以来,持续的超额收益集中到了能源技术领域,包括碳酸锂,包括2020年以来出现的稀土,包括钨等,都是跟新能源产业链上最紧密相关的小金属品种,所以我们会把它单列出来的话叫做能源金属。

今年的能源金属,需求端来看其实不悲观。新能源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新能汽车,另外一块是光伏,其中对上游资源品影响最明显的是新能源汽车。

按照现在形成的判断,23年的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增速还是能维持在30%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就是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基数,增长到1300万辆。30%可能跟22年的70%甚至更高的增速相比,的确是砍了一半,这点也从整个新能源板块的估值上也能体现得出来,比如说龙头股估值可能在前一段的时候已经下压到了20倍左右。

虽然增速下来了,但并不代表着上游的供需结构会得到彻底的改变,可能随着2020年以来整个资本开支,商业资本开支的大力推进下,局部得到改变跟缓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商品都会进入到顶部,或者说供过于求的阶段。

像碳酸锂像稀土等等这些主流的或者说核心的大类板块来看,在23年还是偏紧的。原因也很清晰跟线性化,因为我们的体量大了,增速虽然下来了,但是体量大了,对于上游资源品的需求拉动还是两位数的。

再看供给端,多多少少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像碳酸锂,国内的盐湖包括矿,也包括海外的一些绿地项目,完全没有开发过的需要做基建的项目,整个基建周期跟量产周期可能要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稀土是一个相对管控的行业,海外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资本开支跟增量,供给端更为刚性。

在这种背景下,2023年无论是碳酸锂还是稀土,整体上还是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换句话来说商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在一定阶段里,随着需求的集中的释放,还会出现明显的回升。

4、中泰证券谢鸿鹤:基本金属现估值底

谢鸿鹤:铜的市场预期在哪里?其实对于铜的预期更多的是来自铜精矿的足够释放。如果是按照铜精矿本身的变化来看,今年的铜精矿比22年的铜精矿要增加7个百分点,所以一般看到这组数据之后,直观地认识铜可能会过剩。如果考虑到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本开支跟产能变化,可能会有另外一个结论。

除了铜精矿之外,还要考虑到冶炼厂的产能变化,要把矿变成金属,然后再变成产品供应到下游去。在这个阶段里,产业链如果足够长,会发现除了矿有瓶颈得到解决之后,但是整个加工环节的瓶颈,会导致整个电解铜实际的产出增长可能只有3个点,就是从7个点回落到了3个点,有4个点是做不出来的。其实就在于整个中间环节的产能瓶颈,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的话,其实市场上很容易高估供应的增加,当然也很容易低估整个需求的变化。

再结合起来看,铜我们认为在冶炼厂瓶颈的制约下,整体上还是供不应求的,对于电解铝的话其实也是类似的。过去看电解铝的整个供应,基本上是很不正常的,不正常在哪里,因为电提锂是一个高耗能行业,但是无论是从国内水电的来水量,还是从海外能源危机下能源的变化,电力问题始终制约电解铝的生产。

在22年大家可能也会看到国内包括云南等都提出来要大建风、光新能源,从而使得这些产业包括电解铝,包括硅等原材料产业能够正常地生产。但是跟踪下来会发现,23年其实也没有解决电力瓶颈,更重要的是电解铝原材料的供应瓶颈,可能在23年甚至24年会成为电解铝整个生产运营的最大桎梏,什么概念?就是电解铝未来2—3年的供应有可能是萎缩的。

所以如果把整个产业链从供给的材料端,然后到加工端,再到下游需求端做逐一剖析的话,可能所得到的对于大宗商品的结论跟之前的认识完全不一样。整个基本金属板块其实逻辑很清晰,需求扩张供给出不来,在23年比较明确地进入到供不应求的阶段。

基本金属板块还有一个点在做增量信息。其实在22年尤其是6月份7月份这两个月,整个商品价格其实有一个快速的下挫过程。比如说电解铝最低点,其实已经是击穿了18000元/吨,滑向了17000元/吨左右,铜的价格回到了55000元/吨,也就是5万到6万的区间里。

提取出来这个区间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每一轮周期的启动尤其是大周期的启动,看到的是行业的亏损阶段。在去年的七八月份,其实已经遇到了或者说出现了行业平均出现亏损,甚至是大幅亏损的情况。

所以对于基本金属这个板块有几个结论做分享。第一个,商品价格见底;第二个,股票的调整幅度要明显地大于商品价格的调整幅度。

换句话来说,就是估值已经回到了历史的估值底部,比如说一些偏传统的基本金属股票,像一些龙头股,可以明显地看到它基本上已经回到了18年、15年、08年那个时候的估值下沿。股票对于商品价格的反应,其实明显要比现在的价格要低,已经提前反映了下行的风险,所以估值也是有底的,出现了一个估值底。

产业底估值底,供需结构底,供需结构趋于上行的通道打开,对于整个基本金属板块,也是我们在23年重点推荐或者说重点看好的大类品种。

标签: 中泰证券 需求增长 有色金属 供不应求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355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

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355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

拼多多第三季度总营收3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2第三季度归属拼多多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暴增546%;3拼多多第三季度摊薄后每 更多

2022-11-29 09:57:07
西安楼市松绑  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连跌数月

西安楼市松绑 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连跌数月

继杭州、成都之后,又一热点二线城市对楼市进行局部松绑。19日,西安市住建局发布《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 更多

2022-11-21 09:45:30
跨省跟团游订单量增长255%  火车票预订量环比前日增长1倍

跨省跟团游订单量增长255% 火车票预订量环比前

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 更多

2022-11-16 17:27:26
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9.5%  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9.5% 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昨天,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4 62万亿元,同比增长9 5%,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其中出口19 71万亿元,同比增长 更多

2022-11-08 17:28:44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西安楼市松绑  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连跌数月
    继杭州、成都之后,又一热点二线城市对楼市进行局部松绑。19日,...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