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这样的企业,不应该活在无端的谣言里
全球疫情之下,疫苗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产业规模得以高速增长。低调多年的国产疫苗企业如科兴,也被推到聚光灯下,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
被谣言围攻的科兴
聚光灯下的科兴,今年以来大有被谣言围攻之势。究其源头,是科兴财报的发布。2021年科兴向全球供应超过25亿剂新冠疫苗,营收达1280亿元。敏感的行业遇到巨额营收数字,也成就了科兴的“招黑”体质,一时间谣言四起。
今年1月,科兴要进军房地产的消息在互联网大量传播,网友惊呼“资本的尽头是房地产”,消息越传越离谱,一些人更是调侃科兴“打疫苗送房”。
科兴确实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科兴益道置业的全资子公司,对此科兴的回应是,公司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进入房地产行业。该注册公司主要是计划建设集租房,用于内部员工租赁,满足员工住宿需求。
仔细想来,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全面走低的行情下,科兴也没有理由放弃高门槛、高收益的疫苗主业,选择房地产。
而科兴还没爬出“房地产”这个谣言旋涡,另一个更大的“阴谋论”又盘旋在科兴头上。
4月19日,一则讣告在网上流传。该讣告显示,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中心高级经理曹晓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7日逝世。
寥寥几十字的讣告,几个标红的关键词,招致大规模的捕风捉影,甚至编出曹晓斌是因防疫政策去世的阴谋论调。谣言大量发酵,让不少人开始相信,逝者是疫情时代利益纷争下的牺牲品。
而据科兴向媒体的回应可知,曹晓斌加入科兴不过四个月,主要负责卫生健康相关政策研究及传染病疫情研判工作。2022年3月,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医,后被诊断为胆管癌晚期伴多发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胆管癌的发病率虽没有肝细胞癌高,但它的恶性程度更高,前期隐匿性更强。临床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胆管癌患者在确诊后,已经发生了肝转移或者血行转移,即便能进行手术,生存率也很低。
尽管科兴通过媒体回应,证实曹晓斌因胆管癌救治无效去世,但大批“吃瓜群众”仍然选择视而不见,继续炮制阴谋论。
以上两则谣言均让科兴陷入了舆论旋涡,其他围绕科兴的大小“传闻”持续不断。更有甚者,近期声称科兴的新冠疫苗是“试验苗”,尚未取得合法地位就在中国推进大规模接种。但真相是,科兴新冠灭活疫苗在2021年2月6日就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内附条件上市。
愈演愈烈之下,科兴成了名副其实的“流量密码”。
抗击疫情的武器还得握在自己手里
在这次疫情中崛起的中国疫苗,并不只有科兴。过去这两年,是国产疫苗难得的快速发展阶段。
早在武汉封城前两天,科技部召开会议,决定全力投入新冠疫苗研发,并确定五种不同技术路线疫苗同时推进研制,包括:提供灭活疫苗的国药中生北京、国药中生武汉以及科兴,提供腺病毒载体疫苗的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提供重组蛋白疫苗的智飞生物。
各条疫苗研发路线均有所突破,除了已经获批上市的国药和科兴疫苗,5月19日康希诺生物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认证,同时也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准入。可以预见的是,康希诺生物即将迎来一波营收高潮,有机会跻身第一梯队。
疫苗关乎生命安全,在这件事上,我国的政策导向一直是大力推动国产疫苗。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疫苗会怎么样?
美国辉瑞/BioNTech疫苗是全球最早获WHO批准接种的疫苗。然而国外生产的疫苗并没有造福全球,反而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进度相差悬殊。
2021年6月4日,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全球75%的疫苗流向了10个富裕国家,很多没有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始终没有疫苗可接种。数据显示,加拿大只有3700万人,但订购了4亿多剂疫苗;欧盟只有4.5亿人,但订购了23亿剂疫苗。
即便是与欧美交好的国家,在订购新冠疫苗时,还要看人眼色。
从2020下半年开始,巴西就与多家药厂接洽采购疫苗事宜,并与辉瑞公司展开了漫长的谈判。巴西卫生部代表发现,要买疫苗就要签署一系列颇为苛刻的“卖国”条款。比如,巴西要将主权资产作为付款担保,并将一笔巨额保证金打到辉瑞指定的海外账户;如果辉瑞延期交付,巴西不得有任何处罚;如果疫苗出现严重副作用,辉瑞可以无期限免责。
辉瑞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还是来自疫苗供需关系本身,毕竟,目前全球能稳定生产疫苗的国家还是寥寥无几。
因此,抗击疫情的武器,还得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一支疫苗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审批注册等等重重考验,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的付出,这才让疫苗的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也正因为外界对生物医药行业知之甚少,才容易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
说到底,疫情终究会过去的,新冠的风口也会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期间发展起来的国产疫苗企业,让中国掌握了抗击疫情的主动权,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积极开展海外援助,大力推动国际合作的大国胸襟。
而这样的中国企业,不应该活在无端的谣言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相关阅读
-
06-01
-
06-01
推荐阅读
-
-
“6·18”年中大促低调启动 今年电商巨头更重
6·18年中大促近日低调启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动力偏弱,线上线下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物流配送也存一定的堵点。在此背 更多
2022-05-30 08:22:49
-
-
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4.25% 全国首套房
上周五出炉的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 45%,较4月份的4 6%下调15个基点。昨日是LPR降息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由于 更多
2022-05-27 08:51:40
-
-
“洗衣液奶茶”遭质疑背后 设计创新应有底线
近日,有关洗衣液奶茶的话题一度引起热议,有部分网友认为设计新颖有趣,但更多声音则是质疑其包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在此之前,就发生过 更多
2022-05-25 09:03:59
-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 拉动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 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97920亿元,增长3 6%。汽车消费 更多
2022-05-23 09:56:55
-
-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正式落地 科创50指数收报996.51
5月16日,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市场总体表现平稳,做市商概念股冲高回落,科创板50成份股跌多涨少。截至收盘,科创50指数收报996 51点, 更多
2022-05-17 08:20:49
-
-
股市到底了?美联储加息对A股有何影响?
过去一个多季度以来A股市场不断调整,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5月5日,美联储决定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并将从6月1日开始缩减资 更多
2022-05-10 08:20:47
-
-
多家新三板转投北交所 6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均超
随着年报披露结束,新三板公司掀起了北交所IPO的申报热潮,杭摩集团、合肥高科、雷特科技、一致魔芋、中网华信、众诚科技等6家公司集体递交 更多
2022-05-09 08:35:46
-
-
市场走弱发行陷“冰点” 新基规模较去年同期1.21
由于今年市场走弱,基金新发市场明显遇冷。同花顺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年内成立的新基金共有514只,发行规模(调整后)共计3573 44亿元 更多
2022-05-06 08:33:24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