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腾讯、京东纷纷下架存款产品 为什么?

来源:差评 企鹅号时间:2020-12-24 14:59:50

这几天,互联网平台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的事情火了。

先是 19 号前后,大家发现支付宝、百度、腾讯、携程等大厂旗下的平台已经把相关产品下架。

腾讯理财通直接下掉了「 银行类 」 的入口。

支付宝的「 银行存款 」入口,点进去已经是一片荒野。

然后,很快啊,滴滴、京东、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也有了动作。

现在,在体量比较大的互联网平台上,你已经很难再看到互联网存款产品了。

可能有一部分差友,以前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存款产品,不太懂这是嘛玩意。

它并不是我们熟知的余额宝( 货币型基金 ),而是一种银行的存款产品,只不过银行委托给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代销。

就是这玩意,眼熟么?~ ▼

当然不是白嫖,银行是要给平台支付 “ 导流费 ” 的。

银行把存款类产品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发挥互联网平台们用户体量庞大的优势,为自己更好的招揽存款。

银行为了成功揽存,往往还会给出比较丰厚的条件吸引用户。

像承诺保本保息,超低的准入门槛这些都不算啥。。。

最关键的是高利息,拿盛京银行之前推的盛惠存 3 号为例,年化利率达到了 4.65% 。

这比不少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还要香?~

背靠银行的存款类产品,保本保息,高利息,这些词汇一下就抓住了人们的心。

再加上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加持,用户简直是蜂拥而至,好评如潮。

以致于当互联网存款产品被下架的时候,有一些人发出了不理解的声音。

似乎这些人说的也有道理,保本保息的高利息产品,为什么要被下架呢?

——怕大家为了这点利息,回头本金都没了。

稍微往深处想想,你就会明白。

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是“低买高卖 ”。

举个例子,你去银行办 1 年的定期存款,银行给你 2.33% 的年化利息,然后转手以 6.66% 的利息把这钱放贷出去,赚中间的利息差。

拿宇宙第一大行今年 Q3 的季度报告为例,其中利息净收入达到了 4628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69.53% ,是很大的比重了~

存款可以说是银行赚钱的根源,这就是为啥,你每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每个月都在为了揽存奔波。。。

但很明显,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各方面都没啥优势,除了多给一些利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银行会选择利用用户量庞大的互联网平台,售卖高息的存款产品。

不难发现,在各平台发布互联网存款产品的银行,主要还是中小银行,尤其是地域性的银行。

喏~▼

把利息开高一点,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压榨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原本 2.33% 吸存, 6.66% 放贷,稳稳的幸福。

但随着吸存利息成本的逐渐拉升,从 2.33% 变成 4.65% ,如果不加以制止,谁也不知道为了竞争,利率是否会进一步上升。

再加上 “ 导流费 ” 等杂七杂八的费用,银行的成本会不断上升。

要保证 “ 高买低卖 ” ,银行就要想办法把这些存款都给放贷放出去,这回带来很多问题。

比如,随着成本的上升,低风险低收益的放贷已经不能满足银行了,而高风险高收益会带来更多的坏账可能。

说白了,成本上升,收入却不一定稳定。

等到银行资不抵债的那一刻,那银行只能。。。申请破产。

包商银行申请破产 ▼

总之,中小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流量博来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存款,但存款里酝酿的是一个很大的、这些银行不一定能摆平的挑战。

当然,说到这里可能大家还有一个想法:就算银行破产了,也有国家兜底吧?

嗯。。。其实在 2017 年 11 月,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就联合下发了资产管理新规,在新规中,银行的刚性兑付已经被打破。

对于银行存款产品来说,个人存款客户本息在 50 万元以内的,可以获得赔偿,超过 50 万元的,则要等待银行资产清算结果。

并不是国家不愿意兜底,而是为了防止有些怀着不良心思的人,利用这一条规则做坏事,最后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风险还是存在的。

更何况互联网存款产品里涉及到的很多操作,都属于问题操作。

比如区域型银行凭借互联网突破了地域限制,将存款业务拓展到全国;用存款保险保障的宣传暗示 “ 零风险 ” 。

当然,以上所有都不能说明互联网存款产品一定会出问题,只能说明这玩意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

等到一团糟的时候再来管控,那就来不及了。

这对银行跟互联网平台也是一个警示,不要整天搞一些幺蛾子来变相 “ 高额揽存 ” ,为自己谋福利。

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在监管之下,进行有效的竞争和稳健的金融创新,才是正道~

参考资料、图片来源:

微博@财经网

21世纪经济报道、凤凰网、上交所、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支付宝 下架 存款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