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助推市场升温 美容仪行业标准缺失问题待解

来源:人民网-IT频道时间:2021-02-26 08:44:29

从最初的蒸脸器、补水仪,到现在的洗脸仪、离子导入仪、射频美容仪、LED光疗仪、EMS微电流美容仪……如今,市面上涌现出的各类家用美容仪器产品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家用美容仪市场再度升温,家用美容仪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年货新选择。拼多多美妆数据显示,2021年年货节以来,护肤品、彩妆及电子美容仪品类成为热门年货,居家美容相关品类如洁面仪、美容仪、脱毛仪、美腿仪等销量同比增长4倍以上。京东大数据也显示,美容器消费增长了4.6倍。

“颜值经济”助推市场升温

在很多人看来,美容仪的流行与大众对医美的改观密切相关。随着对“美”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大众对医美项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自2015年起,一些国际品牌相继进入中国,中国美容仪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至今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随着市场不断的升温,除了专业的美容仪公司,不少家电品牌、国际日化美妆企业也纷纷跨界推出美容仪产品或提出生产计划。

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境内的美容仪相关企业超8万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等地。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美容仪年销售额和年销售量实现了双突破。其中,美容仪需求量从2014年的131.9万台,增长至2019年的655.2万台,复合增长率达到37.79%;同时,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0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66.22亿元。预计中国的美容仪市场规模到2021年将接100亿元,到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

行业观察人士丁少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家用美容仪通常属于美容类的个护小电,年来兴起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整个小家电行业活跃之下的连锁反应,二是“颜值经济”持续兴旺下导致旺盛需求。

产品品质良莠不齐

随着这一新兴市场的迅速升温,行业相关强制监管标准(美容仪的安全和功效)滞后、缺位的掣肘也正显现,由此导致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虚假广告宣传、山寨品牌侵权等问题时有发生。

据媒体报道,消费者张女士反映,2019年3月,她在网店购买了一台售价3868元的美容仪,商家承诺两年质保,但不到一年就出现电源线跟机器连接处接触不良的问题;另有消费者购买美容仪不到一年时间,美容仪接触面部操作时经常漏电,台及商家均以过了退货期为由不予退款或换货;另外,还有消费者用过美容仪产品后,面部、颈部便出现了发红发烫症状。

据了解,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去年10月曾曝光过一些存在质量隐患的美容仪产品,其中不乏市场上热销的品牌,其中一些产品甚至存在镍释放量超标的问题,具有一定致敏风险。这一曝光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担忧,甚至有消费者找到检测机构对在用的美容仪进行检测。

丁少将认为,就市场参与者而言,传统综合家电巨头、个护小电代表品牌、美容护肤品牌、初创型公司等纷纷参与其中,难免鱼龙混杂;就技术、产品而言,行业技术入门门槛不高,是整个小电板块的通病,行业鱼龙混杂之下,品质、安全问题就成为屡见现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赖维也表示,家用美容仪正处于消费风口,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企业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试验就跟风生产,在广告中存在夸大宣传问题。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仪多为射频、EMS以及光疗类。专家表示,行业每个人的肤质不同,无论是护肤品、美容仪或者医美项目,即使使用同样的产品或项目,最终效果也可能会存在差异,消费者很难判断这些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家用美容仪适用的是家电国家强制标准(GB4706.1和GB4706.15),主要关注电气安全方面,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美容仪产品的材料安全相关国家标准。

深圳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家用美容仪产品目前在我国主要归类为家用电器产品中的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类别,执行相应的国家强制标准。此外,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标准,主要是对安全、噪声、电磁兼容等要求形成细化考核标准。但该标准只是电器标准,均非美容效果标准。

“企业不仅有责任向消费者普及美容仪的原理知识,让消费者真正懂得产品选择,同时也有义务提醒消费者关注产品的使用安全。”丁少将建议,一方面,消费者需要审慎选购,认准安全参数认证;另一方面,行业需要避免“蒙眼狂奔”,行业标准需要尽快完善。

某家用美容仪品牌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行业标准的缺失问题愈发凸显,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从美容仪产业层面来看,没有完善稳定的标准体系的支撑,产业无法健康、有序发展;从道德层面来看,缺乏权威行业标准形成的真空地带, 难免会出现劣驱逐良的现象。

据悉,目前我国现有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皮肤美容器国家标准》,因其只是推荐标准,对行业不具强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厘清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局面。

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美容及其他器具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黄文秀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把针对家用美容仪的强制安全标准制定出来,设立一个技术门槛,让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有依据进行抽查、监督。

标签: 美容仪行业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