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短期健康险 赔付率最高达173.87%
超百家险企披露去年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 6家超100% 最高达173.87%
截至3月8日,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超百家保险公司在官网披露了2020年度个人短期健康险的综合赔付率,其中有6家险企的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高于100%。从不同性质的险企来看,财险公司的健康险赔付率明显高于人身险公司。
银保监会表示,近年来,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0%。不过,短期健康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保额虚高、销售不规范、无序竞争等问题。为此,银保监会于2021年1月11日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险企定期披露个人短期健康险整体综合赔付率指标。近期,各家险企已在陆续披露2020年个人短期健康险的综合赔付率。
个人短期健康险
赔付率最高达173.87%
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险企的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差距巨大。在已披露2020年度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的过百家险企中,有6家险企的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超过100%,最高的达到173.87%;有24家险企该项业务的综合赔付率不到20%。
针对这一现象,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除一些特殊原因外,综合赔付率过高,通常反映出相关产品的设计存在不足,或在承保时风控措施不够的问题,需要迭代、提价,加强核保。综合赔付率过高的业务难以持续。
险企停售短期健康险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证券日报》记者在梳理相关公告后发现,一家险企公告称,其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停售了10款短期健康险。其中,有9款产品截至去年年底已没有有效保单,另1款产品只有6张有效保单。该险企还表示,将于3月31日主动停售1款齿科医疗保险。
保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部分短期健康险产品的设计过于激进,保额过高或承保条件过于宽松,这都会造成险种经营难以持续。一旦出现产品停售,将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与部分险企赔付率超过100%相对应的是,去年有18家人身险公司和6家财险公司的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低于20%。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险企的业务结构有关。例如,百万医疗险设置了较高的免赔额,如果设定为1万元,消费者年度医疗费用在医保报销后,自费额度超过1万元的比例将大幅减小。险企的高额赔付案例较少,也会拉低其综合赔付率。
高赔付率险企占比
财险高于人身险
不同类型的险企,其个人短期健康险的综合赔付率也相差悬殊。
《证券日报》记者度相关数据统计后发现,在赔付率分布方面,已披露赔付率数据的70家人身险公司中,赔付率低于20%的共有18家,占比25.7%;赔付率在20%到40%之间的共有31家,占比44.3%;赔付率在40%到70%之间的共有15家,占比21.4%;赔付率超过70%的有6家,占比8.6%。
在已披露赔付率数据的31家财险公司中,赔付率低于20%的共有6家,占比19.4%;赔付率在20%到40%之间的共有8家,占比26.7%;赔付率在40%到70%之间的共有8家,占比25.8%;赔付率超过70%的共有9家,占比29%。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到,财险公司的个人短期健康险高赔付率区间的险企占比明显高于人身险公司。一家中型财险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尽管财险公司可以经营个人短期健康险,但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核保核赔,其经验整体不及人身险公司;另外,财险公司的人身险业务销售渠道较少,主要借助第三方渠道,依靠拼产品来做大规模,销售端的高性价比传导到理赔终端,往往体现出较高的综合赔付率。整体来看,财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规模仍然较小,很容易受到个案影响,导致综合赔付率波动较大。
赔付率中枢还将上移
差异程度会逐步缩小
尽管险企之间赔付率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赔付率低于40%的险企仍超过半数。其中,人身险公司中有49家赔付率低于40%,占比70%;财险公司中有14家赔付率低于40%,占比45%。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如果一个险种的综合赔付率超过100%,其经营很难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如果一个险种的赔付率长期处于超低位,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后很难有获得感,保险的意义也难以体现,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样面临挑战。因此,险企对自身经营需要不断“回头看”,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中再产险总精算师李晓翾在去年年初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曾提到,客观地讲,目前商业性健康险业务的赔付率不高,但保险公司的经营一贯遵循“费赔联动”法则,不高的赔付率会带动费用率上升,能否有效控制费用率上涨是险企经营健康险面临的重要挑战。从赔付率发展趋势上看,重疾险和医疗险近年的赔付率都呈现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能否延续或加速,将对健康险业务的盈利能力构成潜在威胁。
王向楠预计,未来几年个人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中枢可能还会上移,赔付率的差异程度虽然会逐步缩小,但总体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冷翠华
相关阅读
-
10-26
推荐阅读
-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
-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
-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
-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
-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
-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
-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