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跌的海底捞又曝"牛肉粒变素" 是不是图省钱?

来源: 华尔街见闻时间:2021-03-10 10:36:53

距离海底捞发布2020全年净利润下降90%的预警没多久,舆论再次把这家“餐饮顶流”推向风口浪尖。

这一次,是一小碗售价8毛钱的牛肉粒惹的祸。

3月4日,海底捞宣布,已在上海31家门店试点推行小料台产品更新。从3月5日起,上述门店将下架自助台上的牛肉粒,搭配配料改为植物蛋白新品“味伴侣”,而原先免费供应的五香牛肉末也列入菜单,以0.8元/份(每份约50克)的价格供应。

此前有媒体报道,因为之前很多顾客将牛肉粒小料当作菜品无限制使用,造成了浪费,海底捞有意“以假换真”,将“牛肉粒”换成“味伴侣”,以减少浪费。

在微博上,关于“海底捞牛肉粒变素”的话题,阅读量高达3.8亿。有网友戏称,“没有牛肉粒的番茄汤失去了灵魂”,也有人表示支持,觉得浪费现象应当杜绝。

“味伴侣”是海底捞首款面向市场的植物蛋白产品。全天候科技以顾客的身份咨询海底捞客服,对方表示,目前上海黄浦区的北京西路店、华山路店、大华一路店、长宁路店、曹安公路店等多家门店均已提供“味伴侣”产品。

对于“牛肉粒变素”,海底捞回应称,牛肉粒由免费提供改为以低价格供应,是为了“引导消费者积极尝试植物蛋白产品,同时也能够继续满足喜爱牛肉粒的顾客需求”。

海底捞公关部门告诉全天候科技称,植物蛋白产品,符合人类追求环保、绿色营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补充满足消费者对多种营养成分的需求,促进健康饮食。

未来海底捞还将持续推出10余款植物蛋白产品,包含小吃、涮品等,目前正在内测、品鉴中,接下来海底捞将对上述产品持续优化;预计到6月底,将有系列植物蛋白产品面市,真正实现用植物蛋白产品丰富食材品类。

“牛肉粒变素”是不是图省钱?

受2020年的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的底色无疑是沉痛且悲凉的。

从1月26日到3月12日,海底捞的线下门店全面关停。尽管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区域疫情反复导致线下门店的客流大不如前。

体现在业绩上,海底捞2020年净利润同比2019年的23.47亿元下降90%左右。按此计算,过去一年的净利润约为2.347亿元。

不过营收锐减没有阻止海底捞大规模开店的步伐。2020年上半年,其新开业的门店为173家,门店总量更新至868家。此时,海底捞距离年底1000家门店的目标,还有半年时间。

由于门店数量激增,“以服务为特色”的海底捞员工规模只增不减,人员成本同比增长11.6%。业务扩张还增加了海底捞的相关行政管理费和仓储费,这笔费用包含在5.11亿元的“其它开支”中,同比增加了10.7%。

在客流骤降的情况下,海底捞发力外卖和电商自救,但营收贡献尚小。2020年上半年,公司外卖业务虽然同比增长123.7%,但对总营收的贡献只有4.2%。

情急之下,海底捞在2020年4月上调了部分菜品价格,涨价比例为6%。一时间,海底捞涨价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遭到诸多用户的吐槽。

随后,海底捞官方就涨价一事致歉,并承诺将价格调回到涨价前的水。但这似乎并未能让消费者满意。在网络上,仍有大批消费者吐槽海底捞锅底、小料、饮料涨价,食材量也明显缩水。

一波未,一波又起。被消费者视为最具价比的小料——牛肉粒,期被海底捞悄悄替换成了外形相似的“味伴侣”。

而原先免费供应的五香牛肉末也列入菜单,以0.8元/份(每份约50克)的价格供应。照此计算,海底捞菜单中的牛肉末售价为16元/公斤,远低于目前牛肉的市场价格。

过去以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台流传着无数个版本的海底捞吃火锅攻略,其中大部分都是教消费者如何通过免费牛肉粒,调出免费的牛肉汤锅底,降低吃火锅的成本。

由于“味伴侣”的原材料由大豆、小麦和乳制品制成,价格不足牛肉的一半。因此,不少网友质疑,牛肉粒变素,这是海底捞为了应对净利润大跌,节约成本、恢复元气的举措。

针对消费者的吐槽,海底捞回应称,现在试点推行的“味伴侣”作为一种植物蛋白产品,使用了创新技术制作而成,目前成本比牛肉粒要高;而将牛肉粒由免费提供改为以低价格供应,是为了“引导消费者积极尝试植物蛋白产品,同时也能够继续满足喜爱牛肉粒的顾客需求”。

冒着被网友吐槽、反对的风险,又要承担味伴侣比牛肉粒更高的成本,海底捞这是赔本赚吆喝吗?它到底在想什么?

海底捞试水人造肉

种种迹象显示,海底捞或已在中国积极布局植物蛋白市场。

天眼查显示,海底捞初代管理者、董事苟轶群于2020年9月注册成立了“木本佳(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总经理。

截至目前,该公司目前已申请注册“植肠子”、“木本佳新豆花饭庄”、“本草佳”等商标。

据第一财经报道,早在2019年11月的进博会上,澳大利亚食品公司Jatenergy就透露,他们正在与海底捞等餐饮企业进行洽谈,希望把澳洲的植物基人造肉出口到中国,同时也希望增加中国猪肉供给渠道。

据了解,这款植物基人造肉产品由大豆或者小麦作为原料人工合成,口感与猪肉相似。当加到汤里后,它就会膨胀成3倍的体积,可以成为肉类的替代品。

国内一家植物基公司创始人告诉全天候科技,海底捞的“味伴侣”本质上就属于植物基人造肉。其主要的成本来自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考虑到网评觉得风味一般,没有在调味和技术方面投入大量精力的情况下,其成本约为每公斤30元左右。

人造肉供应链上的多位行业人士推测,“味伴侣”可能由海底捞系的供应链公司“蜀海”或者“颐海”的工厂加工生产。因为按照行业惯例,如果与外部植物蛋白品牌合作,产品名称通常会出现“植物肉”的字样,而不是只有“味伴侣”。

对此,全天候科技向海底捞方面求证,不过截至发稿,对方暂未对此予以回复。

关于海底捞布局和推广植物基人造肉的目的,一位人造肉行业人士分析,一方面可能与动物肉的价格波动有关,植物基人造肉在成本方面更为稳定;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植物基人造肉的风险也更可控。

“海底捞正在用‘味伴侣’试探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为6月份的新品做铺垫。”上述人士称。

作为头部餐饮品牌,海底捞对于市场风向的捕捉可谓十分敏锐。不过,上述某植物基品牌创始人坦言,“目前99.9%的餐饮品牌会用外部解决方案,海底捞这么着急自己做,挺令人意外的。”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数据,全球肉类替代市场将稳步增长,预计将以每年6.8%的复合增长率提升,到2023年将达到64.3亿美元。与此相比,全球肉类总消费约为1.4万亿美元,如果植物基人造肉的渗透率达到1%,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

在欧美市场,人造肉的发展是一片坦途。最具代表的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在资本市场和消费端都曾受到了认可。

在国内,植物基人造肉也涌现一些创业公司。2019年,包括OmniFoods、Vesta未食达、珍肉Zhen Meat、株肉 Z-Rou、星期零 STARFIELD 等植物基人造肉初创品牌,在中国市场中活跃起来。不少人把那一年称为中国的“人造肉的元年”。

他们也获得了一些投资机构的认可。以星期零为例,其先后吸引了经纬中国、愉悦资本、云九资本和光速创投等头部机构投资。过去一年内,星期零从天使轮走到了 A+轮,募集金额超过数千万美元,折合人民4.2亿元。

与此同时,赛道玩家先后与棒约翰、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品牌,推出联名合作款产品。

2020年4月28日,肯德基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开启“植培”鸡块试吃活动。此后,另外几家国际连锁餐饮企业也纷纷围绕“人造肉”推出试吃产品,而Beyond Meat、雀巢等品牌,纷纷把植物基人造肉的流水线搬到中国。

但不可否认的是,植物基人造肉在中国市场仍属“破冰期”。目前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反应冷淡。星巴克一家门店每天植物肉的销量仅为个位数,植物肉在国内的整体消费数据乏善可陈。赛道玩家急需找到除汉堡、香肠或者牛肉饼之外的落地场景。

眼下,海底捞在火锅消费场景开了头。这是海底捞走出困境的一招好棋吗?它又能给国内“概念很火爆,现实很骨感”的植物基行业带来多大推动?一切都有待观察。作者|包校千 编辑|安心

标签: 海底捞 牛肉粒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