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取代开发 恒碧万依然稳居三甲

来源:北京商报时间:2021-05-26 09:07:20

2020年,在行业增速放缓、疫情冲击以及“三道红线”压顶的复杂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凭借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等特,再度发挥出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在2020年这场声势浩大的“稳就业”战役中,房地产行业稳住了房地产上下游相关产业“打工人”的“饭碗”。

北商研究院5月25日发布《2021房企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2020年度房企就业50强榜单,截至5月24日, A股、H股有超400家涉房业务企业明确披露截至2020年末员工人数,合计员工总数约282.16万人。其中,员工规模在万人以上的上市房企数量创下新高;此外,不同于往年榜单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唱“主场”,物业企业在增速、员工总量上呈现跨越式发展,碧桂园服务更是首次超越万科,成为新一年度涉房类企业稳就业冠军。

制图

服务取代开发 恒碧万依然稳居三甲

一般而言,员工数量与企业规模大多呈现正相关,部分规模房企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甚至以万为单位。北商研究院据Wind数据统计测算,截至2020年末,有59家上市房企的员工规模在万人以上,员工数量合计217万,较去年同期增长远超六成。

员工规模居行业前三甲的企业,分别是碧桂园服务、万科以及中国恒大,三家企业2020年末员工总数均超过10万人。

其中,碧桂园服务凭借2020年翻倍增长的员工规模,首次越过“10w+”关口,一举超越万科,摘得“稳就业冠军”。这也是物业服务企业目前在社会“稳就业”层面的最高排名。据悉,2019年物管雇佣员工数量排名第一的碧桂园服务,在当年的房企员工规模榜单中排名第8位,员工规模仅为54085人。

在房地产行业从开发为主的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的当下,在资本市场颇受欢迎的物业板块,成为房企心头好。

2020年,在稳就业50强房企中物业企业由2019年的9家增至12家,占比约为24%,包括: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恒大物业、招商积余、绿城服务、融创服务、华润万象生活、世茂服务、合景辉煌以及蓝光嘉宝服务等

其中,在2020年员工人数实现100%增长的19家涉房业务企业中,物企就占据了3席,包括:华发物业服务(654.07%)、碧桂园服务(183.97%)、世茂服务(118.26%);而新城悦服务(98.57%)以及雅生活服务(94.25%)增速紧随其后。

开发企业守住底线

公开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出现负增长,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同比下降5400万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2%。再加上,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国内就业形势严峻。

不过,伴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经济发展步入正轨,以及2020年内上市房企队伍的不断扩容,大批涉房业务企业成为“稳就业”与“拉动就业”阵营中的“绝对主力”。

从房地产行业扩大就业这一维度来看,北商研究院梳理数据发现,在明确披露截至2020年末员工总数的A股、H股上市房企中,有189家企业的员工人数较2019年出现增长情形(去除2020年新上市房企,无2019年同比数据)。

从稳就业三甲企业来看,万科虽因增幅不及碧桂园服务而屈居亚军,但截至2020年末的员工规模较2019年末也有所增长,增至140565人;员工规模榜第三名——中国恒大,截至2020年末的员工总数为123276人,在行业内仍具有绝对优势。2020年,碧桂园服务、万科以及中国恒大三家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约41.7万个。

具体来看增长幅度,世茂集团(124.19%)、阳光城(120.33%)等19家涉房业务企业,截至2020年底的员工人数实现100%增长;雅居乐集团(65.15%)等11家企业,2020年度员工规模涨幅在50%-100%之间;其余159家企业的年度员工规模涨幅在0.03%-50%之间。

截至2020年末,员工人数超5万人的涉房业务企业与上一年度持,仍为10家,不过员工规模达“5w+”标准的房企名单有所“更新”。按照企业员工总数降序排列,2020年度员工规模达“5w+”的企业包括:碧桂园服务(153585人)、万科企业(140565人)、中国恒大(123276人)、碧桂园(93899人)、绿地控股(86251人)、融创中国(64436人)、雅居乐集团(63275人)、保利地产(61201人)、长实集团(58000人)以及雅生活服务(55888人)。

因为兼具规模及行业优势,房地产行业对于国内就业的拉动作用一直不可小觑。与房产开发领域不同,属于服务领域的物管行业在2020年因疫情实现崛起,这一新兴业态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总结而言,2020年物企规模比拼拉开序幕、收并购频现江湖,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企业向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力。

建发国际、合景泰富等14家员工数锐减超四成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整体来看,2020年,绝大多数涉房业务企业在“稳就业”方面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雇佣员工数量实现了逆势增长。不过,仍有部分规模较小企业在稳就业方面表现一般,2020年内甚至出现了员工总数明显负增长的状况。

据北商研究院测算统计,2020年度,有182家上市房企出现了员工规模同比减少的情形。其中,员工总数在2020年减少四成以上的涉房业务企业,达到了14家。包括:美好置业(-44.64%)、国瑞置业(-45.97%)、光明地产(-46.39%)、合景泰富集团(-47.37%)、杰地集团(-48.98%)、城建发展(-59.67%)、冠中地产(-75.76%)、华侨城(亚洲) (-76.78%)、建发国际集团(-86.74%)等。

具体来看2020年度中国房企稳就业50强榜单,有14家上榜企业出现了员工规模负增长的情况。具体包括:中国恒大(-7.4%)、碧桂园(-7.75%)、招商蛇口(-1.12%)、华润置地(-6.85%)、新世界发展(-2.22%)、富力地产(-37.69%)、合富辉煌(-2.61%)、华夏幸福(-11.87%)、世联行(-20.16%)、易居企业控股(-4.11%)、深圳控股(-3.36%)、南海控股(-15.38%)、彩生活(-5.43%)、中梁控股(-2.98%)。

万恶的人员优化

年来,面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在人力资本、组织架构方面“动手术”,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行业变化,匹配新的企业战略,实现提质增效。2020年诸多上市房企员工规模的波动,也大多由组织架构调整而起。企业方面普遍将这种变动称之为“人员优化”,部分房企也存在借“人员优化”之名行“裁员”之实的操作。

据北商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0年,半数TOP50强房企均在组织架构上有所调整。2021年至今,已有10余家房企着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包括中国奥园、祥生控股、荣盛发展、旭辉控股、建业地产、新城发展、世茂集团、金科股份、正荣地产等。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从房地产的产业发展情况看,其内部包括开发营销、租赁物业等各个细分领域,这些细分领域往往也成为稳定就业、拉动就业的重要台。而关联产业也是类似,房地产业发展好了,家装家居等产业也往往会发展得更好。从转型方向看,房企后续在数字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也会带动数字化相关人员的就业等。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也表示,整体来讲,房地产行业从内部到外部扩大了就业市场。比如:房地产拉动上游行业如钢铁、建筑,下游行业如建材、家具家电等行业的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基数的就业岗位的推出。未来,房地产市场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带动其链接的上下游行业持续发展,从而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但严跃进认为,诸多房企 “操刀”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及业务条线整合优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劳动力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产业,不管是企业转型升级亦或是跨界发展,都在倒逼房企进行组织优化,通过不断吸纳大量的新型人才、跨界人才来维持企业活力。

企业连线:

龙头房企代表——碧桂园

首先,集团对部分辅助、服务类岗位(如案场服务、保安、保洁、司机、设备维护等)进行了有序转岗转出,从房产开发中剥离出去,以第三方市场化方式为集团提供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其次,将部分子公司岗位(如酒店、绿化、社会公益企业等)转出至核心联盟企业,这里的人员占减少的50%。最后,受疫情影响,碧桂园大幅加强了线上销售,在企业高科技转型升级背景下,部分岗位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应用代替,持续提高管理效率。

总体来看,公司员工有进有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波动幅度处于行业正常水

成长型房企代表—— 美的置业、宝龙地产

美的置业:2019年末,美的置业的员工总数为14413人,截至2020年末,增至15252人。谈及企业具体业务“促就业”的成效,美的置业方面表示,2020年随着该集团各项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业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就业岗位增加,而就业贡献最大仍是房地产业态。

龙光地产:2019年末,龙光地产员工总数为3315人,截至2020年末,减少至2999人。对于2020年度员工规模的变化,龙光地产方面解释称,2020年度员工规模的变动,是为了推进人才专业化管理,地产板块部分服务类型的员工,被划拨到龙光物业进行管理。

产业链带动——万达集团

截至2020年,万达集团已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业368座万达广场和超过1000家万达酒店、影城、儿童乐园、文旅城,直接创造超过151万个稳定服务业就业岗位,其中大学生超过69万人,间接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员更多。

标签: 服务 开发 万科 恒大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