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界造车”各显神通 转型背后:数码家电企业主业承压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2-02-21 10:29:31

2月16日上午,美的集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签约暨奠基仪式在安庆举行。据悉,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成为该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总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

回望2021年,诸多家电数码企业纷纷宣布进入或者加码汽车“赛道”。而这些制造业巨头跨界布局的举动,在有关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折射出在传统产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行业巨头的发展焦虑以及对于转型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则展现出这些企业正在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流量新入口。

自研?合作?企业“跨界造车”各显神通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赛道持续火热,跨界造车也并不再是新鲜事。其中,数码企业在2021年率先“起跑”:2021年3月,小米官方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正式拉开了各家行业巨头“跨界”造车的序幕;同年4月19日,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车型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宣告华为的首款合作车型面世。

2021年5月,OPPO申请注册了“OCAR”商标,市场认为,从商标组成来看与OPPO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有关。据不完全统计,OPPO申请的有关汽车的专利数量已超过 60 余件。

家电企业同样也不甘示弱。2021年3月,海信成为日本三电控股的控股股东。完成收购的海信也正式对外公布其将进军汽车电子领域的规划;2021年5月,美的集团零部件公司威灵汽车零部件在合肥召开产品发布会,宣布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等三大产线已进入投产状态。

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格力距离实现“造车梦”又进了一步。

虽然美的、格力、小米、华为等品牌纷纷加紧布局并发布有关的发展战略,但其布局方式各有区别。从目前情况看,各家造车方案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小米为代表,直接打造属于自己的整车工厂。第二类则以华为为代表,坚持“不造车”,而是选择与车企合作。

转型背后:数码家电企业主业承压

制造业企业为何纷纷“开抢”新能源汽车这块“蛋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制造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分不开关系。

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家电市场累计零售额规模为7022亿元。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然下滑7.4%。随着传统家电产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其中,格力电器的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4.97%;其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10.21%。

同样地,各大数码制造厂商近年来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根据调研机构 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而2021年全年则为3.33亿台,较2020年同期仅微增1%,较2019年同期则萎缩超过一成。

而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市场,让很多制造业厂商看到了发展的突破口。根据乘联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而2021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

乘联会预测,2022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而渗透率将进一步上升至 2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认为,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达47%。

在产经观察家丁少将看来,一方面,汽车“新四化”是大风口,对于后续收益有利;另一方面,对于不少终究要谋求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企业而言,用风口新故事拉动估值或股价也有意义。因此,制造业企业“跨界造车”有其重要意义。

他还强调,“从必要性分析,一方面,生存数字化深入的背景下,企业都在拓展边界,争取后续竞争主动,只要有涉足的可能,出行领域不会被放弃;另一方面,相关的大数据与AI领域同样是风口,通过在出行领域让更多车终端被使用,也有望提升数据规模和AI能力。”

“跨界”有风险,竞争不容小觑

对于制造业企业造车的可行性,丁少将认为,汽车制造本身就不断标准化,从终端到系统、服务更是逐步涌现“通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这让造车相对从前的难度有所下降,这就像几年前众多品牌纷纷投入手机和电视类似。此外,也有分析指出,目前的汽车市场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机械部分,更注重的是软件和技术,而家电企业在电子产品和软件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应用。

但数码家电企业转型也绝非易事一桩。“从行业特性来看,整车制造领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前段的系统集成,包括零部件集成到组装,到成品测试,到后续的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都是非常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看来,从行业竞争度来看,新入局的“跨界”企业“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堵截来自于传统造车企业,他们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及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如果他们掌握了新能源车的核心,改变传统造车思维的话,竞争力不容小觑”。罗磊同时强调,追兵来自于造车新势力,新进入者要赶上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业也并非易事。

标签: 跨界造车 各显神通 家电数码 流量入口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