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超5000只理财产品望加速改造 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近日,监管对6家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做出指导,对价值的计量将发生重大改变。数据显示,目前6大行存续产品数量较多,至年底需要进行改造的产品也较多,需要关注。
// 监管出手 //
证券时报报道,8月24日监管对六家国有大行及其理财公司做出指导,进行两项重要安排:一是过渡期结束后(2021年末),不得再存续或新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二是除严格按照现行监管规定使用摊余成本计量外,理财产品(除现金管理产品)自2021年9月1日之后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均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
已适用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存量资产,应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
// 新旧计量区别简单了解 //
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反映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简单来说理财产品中将持有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
市值法:这个比较好理解,投资资产比如上市公司股权、上市债券等以市场价值进行计量。
两者区别在于:理财产品买入投资标的(假设以买入债券来举例)后,若按照摊余成本计量进行估值,无论债券涨跌该理财产品净值不受影响,因为每日的收益率是将持有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这个是可以预期的固定的值,所以反映到理财产品净值上,该净值波动小、基本没有回撤风险。
而以市值法计量,如果债券在市场价格上涨,投资该债券的理财产品净值也跟着涨,反之债券下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可见市值法可以准确反映理财产品当前的市场价值,价格随投资标的市场价值波动而波动,可能会让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投资者减少购买理财产品。
这也凸显了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息,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产。这也意味着,凭借“刚性兑付”而迅速壮大起来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
过去,在理财产品市场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少金融机构为了增加客户黏性以及从维护自身名誉的角度出发,往往在产品亏损或者是达不到预期收益率时,会按照预期收益率给予投资者进行兑付。
表面上看“刚兑”是对投资者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危害。这样刚兑的方式,不仅背离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特征,而且使得风险在金融体系累积,并加剧了道德风险。
当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的时候,预期收益率只能锁定固定收益,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多出来的收益都被资产管理机构给收走了;当市场收益率下行的时候,如果还是以预期收益率给与投资者兑付,将迫使机构追寻更高的风险资产,其风险不言而喻。
// 六大行理财产品净值改造进度 //
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目的之一,就是打破长久以来的“刚性兑付”,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
Wind数据显示,目前6大国有大行合计存续产品达6733只,以净值改造进度来看,净值型产品数量为1378只,占比为20.47%,比例并不高。可见在监管要求下,6大行剩余近5000多只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有望加快。
具体来看,目前建行存续产品数量最多,达2326只,其净值型产品占比仅有5.37%。而净值型产品占比最高的为工行,共有1443只产品,净值型产品已达859只,占比超过50%,可见6大行间差距极大。
// 理财产品净值化的意义 //
净值化管理的目的是处于对我们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考虑,有利于国民经济向着更健康、更持续、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理财产品净值化无论是对于监管者、对于资管机构(产品管理人),还是投资者而言,意义都十分巨大:
1、对于监管而言,净值化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推动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
2、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净值型产品的兴起,有利于资管机构建立真正的资产管理能力,而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刚性兑付;而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才是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3、对投资者而言,净值产品有利于投资者能更好的把控风险,能够实现风险和收益的进一步匹配,从而实现风险可控下的最大收益。从当前这类产品的运行来看,投资风格较为稳健,风险等级较低。不仅如此,其收益整体水平高于同期的预期收益产品,而且净值的变化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 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的区别 //
招商证券任瞳、麦元勋分析认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规模与市场占比稳步上升,净值化转型将银行理财产品放在了和公募基金一样的竞争局面上,两者的监管标准、投资门槛、销售对象、投资范围等均有一定的重合度。基于公募基金评价体系与银行理财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类推,我们认为重新构建银行理财产品分类体系非常重要。
从产品布局来看,银行理财在固收和现金类资产方面的投资经验非常丰富,同时也在积极布局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占比仍然较小,而公募基金的产品布局以权益类产品为主。截至2021年6月11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4772只理财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共3834只,数量占比80.3%,占据绝对的核心位置。公募基金共发行了8055只产品,其中权益类的股混基金共5035只,数量占比62.51%。
从投资范围和投资限制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更大,可投资非标债权,并且允许一层嵌套。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由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而公募FOF不能投资其他资管产品,只可投资公募基金。
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主要的资产配置品种均为债券,而银行理财产品在债券上的配置比例更高。截止2020年底,银行理财配置债券的比例超过一半,占比64.26%,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分别是10.89%和4.75%;公募基金由于货币型基金规模占比较大,所以配置债券的比例接近一半,为44.74%。相对来说,公募基金在权益类资产上的投资比例更高,投资经验更为丰富。
相关阅读
-
08-26
-
08-25
-
08-25
-
08-23
-
08-23
-
08-20
推荐阅读
-
-
上市银行信用卡成绩向好 不良率有所回落
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1年期中考成绩单的陆续揭晓,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状况也开始浮出水面。8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 更多
2021-08-26 07:46:14
-
-
天山股份近千亿规模并购上会 资产负债率将提升
仅次于招商蛇口并购案,A股史上第二大并购案于8月25日上会迎考。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定于8月25日上午9点召开2021年第22次并购重组委 更多
2021-08-25 08:10:48
-
-
实现营收增长 海底捞内部调整继续
8月24日晚,海底捞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0 94亿元,同比增长105 9%;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上升 更多
2021-08-25 07:49:53
-
-
A股又将迎来一只“复活股” 汇绿生态股票重新上市
A股又将迎来一只复活股。近日,深交所公告称,同意汇绿生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绿生态)股票重新上市的决定。这意味着在阔别A股 更多
2021-08-23 08:24:11
-
-
资管新规颁布逾三年 资金投向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管新规发布至今已超过三年的时间,信托行业的业务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8月1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 更多
2021-08-19 08:02:04
-
-
未来股份立志转型医疗 此前欲控股宏啸科技未果
未来股份(600532)买买买的脚步有点停不下来。8月17日,未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将通过间接方式拿下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医学 更多
2021-08-18 08:22:59
-
-
韩国农心出口欧洲方便面被检出致癌物严重超标
韩国人均方便面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然而最近,韩国知名方便面企业农心集团出口欧洲的一款方便面被检出致癌物严重超标 更多
2021-08-16 08:39:13
-
-
7月社融存款双双走低 企业短期信贷下降明显
2021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8月11日,央行发布的新一期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 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社融 更多
2021-08-12 08:44:59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