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公司介绍:
公司主要资产是分别控股75%的电池公司、蓝微电子和惠州聚能三家子公司,以及间接控股的武汉市德赛高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杰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锂电和参股公司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其中,在报告期内,武汉高能和惠州杰能的资产或部分资产已经出售,业务已经关停。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主要是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种类电池、电池材料、配件和设备的技术开发和销售等。
德赛电池经营范围:
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种类电池、电池材料、配件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销售;电源管理系统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测试及销售;移动通讯产品及配件的开发及销售;高科技项目开发、投资、咨询,高科技企业投资。
德赛电池基本资料:
公司名称 |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英文名称 | Shenzhen Desay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 ||
曾用名 | 深万山A->ST深万山->深万山A->ST万山->深万山->德赛电池->G德赛 | ||
A股代码 | 000049 | A股简称 | 德赛电池 |
B股代码 | -- | B股简称 | -- |
H股代码 | -- | H股简称 | -- |
证券类别 | 深交所主板A股 | 所属行业 | 电子元件 |
总经理 | 何文彬 | 法人代表 | 刘其 |
董秘 | 王锋 | 董事长 | 刘其 |
证券事务代表 | -- | 独立董事 | 毕向东,韦岗,谭跃 |
德赛电池经营评述:
1、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客户拓展成果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了与现有核心客户的合作广度,项目类型、项目数量进一步增加;积极开拓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笔记本电池封装业务成功量产,客户开拓工作进展顺利;智能控制类积极拓展吸尘器、洗衣机、扫地机及电动工具等应用领域,业务初见成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与国内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商务接洽,实现营业收入近3,000万元,其中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累计出货量达5,000套,电池包产品实现小批量出货。
2、深化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达20,096.22万元,同比增长41.73%,下属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多项动力电池电源管理技术和智能控制方面的技术合作开发;多种途径引入技术人才,公司整体新增研发人员超过300人,研发人才结构得到优化;惠州蓝微成立了前期研发部门,实现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分离,加强对技术研发路径的规划能力,进行PDM升级,实现研发数据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努力建立行业领先的技术资源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企业全年共申请发明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和外观设计专利4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参与了有关“电动平衡车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技术要求”、“无人飞行器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技术要求”、“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等国家或地方标准的制定。
3、优化制造系统,提升制造效能 公司所属企业全面推进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优化制造系统。惠州电池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的自主设计、独立研发,同时自主实施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升级,生产损耗率大幅降低;惠州蓝微改进焊接、烧录等关键制造工艺效率,并将工序工艺设计标准化,提高了产品质量;惠州新源完成了TS16949\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基础性体系搭建,通过外部认证,并建立IMS系统,实现全面的过程间防错及追溯管理,所有检测数据统一云服务器管理、即时显示,实现信息化生产管理。
4、积极扩充产能,优化生产布局,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惠州新源投资人民币2,661万元新建工业厂房,用于建立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目前该厂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惠州蓝微投资人民币2,813万元新建工业厂房,用于扩建多节业务生产场所,目前该厂房尚在建设中;越南蓝越在越南北江省取得2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兴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项目也正在建设过程中;惠州电池自2015年度开始的封装厂房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将于2017年上半年部分投入使用,下半年全面建成投产。这些厂房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参股公司镇江中研由于关键技术人员离职、产品无法产业化、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无法持续经营,目前处于停业清算状态。惠州蓝微为此承担亏损和计提投资减值准备共计830.56万元,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2.92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对惠州聚能和惠州锂电的清算注销工作
德赛电池核心题材:
要点一:所属板块 电子元件 广东板块 国企改革 基金重仓 苹果概念 融资融券 深成500 深股通 深圳特区 无线充电 新能源 新能源车 央视50_ 中证500 锂电池
要点二:经营范围 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种类电池、电池材料、配件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销售;电源管理系统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测试及销售;移动通讯产品及配件的开发及销售;高科技项目开发、投资、咨询,高科技企业投资。
要点三:移动电源产业链 公司为控股型企业,主要围绕移动电源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其中惠州电池主营中小型锂电池封装集成业务,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目前公司在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要点四:锂电池行业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锂电池正式开始商业化应用以来,其应用领域就不断拓宽,持续地创造市场需求。锂电池首先切入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到现在,锂电池已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类产品、新能源汽车电池产品的首选电池。过去几年,由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迅速崛起,推动了锂电池应用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 2015年,锂电池的应用市场中,消费类电子产品占比超过60%。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锂电池的应用格局将发生迅猛的变化,动力电池在锂电池应用市场中的占比将快速提升。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将进入锂电池领域,市场竞争仍将进一步加剧。
要点五:高端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丰富的制造经验、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卓越的交付能力,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新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点六:领先的制造水平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封装集成和电源管理的生产制造企业,具备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和领先的制造工艺水平,在解决一些瓶颈工艺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公司推进精益生产,优化生产布局,不断进行生产工艺的调整与创新,改善瓶颈工序效率,提升整体制造效率。同时,公司建立了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了产品制造、品质等相关信息一体化管理,确保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着力打造高效制造平台。
要点七: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近年来,公司着力完善产品研发技术平台,大力引进研发人才,强化研发人才的培养,在智能手机、电动工具等中小型移动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多项专利,专利数量处于行业前列。
要点八:移动电源+IPHONE手机等供应商 公司聚焦移动电源业务的发展。其中电源保护产品在国内PCM市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聚焦移动电源业务,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和国内一流的移动电源制造及服务商。智能手机方面,公司在苹果iPhone系列电源管理方面的份额超过50%,不断提高三星等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成功引入了小米手机。PC平板电脑方面,公司已经成功获得微软和苹果iPad认证。在电动工具和可穿戴式设备领域,德赛电池也已经和几家国际一流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逐渐进入量产阶段。惠州蓝微(公司持有75%)保持了国际巨头苹果客户iPhone手机项目的领先份额,海外市场机构的建立扩大了行业影响力。惠州蓝微的中型电源管理系统成为国际一流客户供应商。2015年中披露,惠州蓝微营业收入16.98亿元。
要点九:惠州亿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业务 惠州亿能(公司占39%)在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业务已具备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发优势。目前在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BMS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会充分利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密切与高校合作,积极探索有利于该项目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多家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已批量采用惠州亿能生产的电源管理系统,惠州亿能还与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开发关系。
要点十:项目投资 2015年6月2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与德赛西威、CHOI HONG BEOM先生成立了主营业务为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的新公司,其中惠州蓝微、惠州电池分别持股56%和19%。标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
要点十一:实际控制人 德赛集团成为实际控制人,德赛工业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德赛集团是德赛工业的控股股东,持有其51%的股份)公司主营业务转为移动设备用电池,碱锰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的研究,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我国移动通信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移动电话成为世界上移动通讯第一大国,随着移动通讯业的高速增长,移动设备用电池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要点十二:惠州聚能 公司持股比例75%,惠州聚能主要致力于二次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二次锂电池业务是未来电池领域主流发展方向,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异型电池,高能量密度电池已经开始批量销售,并已完成动力电池的前期研发工作,工厂已经达到量产。
要点十三:投资设立大型动力电池公司 2015年5月14日公告,为了推进落实公司的战略规划,加快公司的产业布局,实现公司对大型、中型、小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的全覆盖,公司控股子公司惠州蓝微、惠州电池与德赛西威、CHOI HONG BEOM 先生拟成立合资公司,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惠州蓝微、惠州电池分别持股56%和19%。
要点十四:切入苹果产业链 2013年年报披露,公司聚焦移动电源业务,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和国内一流的移动电源制造及服务商。智能手机方面,公司在苹果iPhone系列电源管理方面的份额超过50%,不断提高三星等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成功引入了小米手机。PC平板电脑方面,公司已经成功获得微软和苹果iPad认证。在电动工具和可穿戴式设备领域,德赛电池也已经和几家国际一流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逐渐进入量产阶段。
要点十五: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 公司参股的惠州亿能在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业务已具备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发优势。在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BMS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合作汽车厂商包括北汽福田、广汽、江淮、众泰等,合作的电芯厂包括合肥国轩、中信盟固利、北京普莱德、天津力神、东莞新能源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